“普通人不要做藝術家,做個俗人,做藝術家很容易陷入對世俗的絕望。”今天騎車回家路上,耳朵里放著輕音樂《聽見星星光芒碎裂的聲音》,我心里對自己說了這句話。
我很奇怪,像我這樣把一切都看開來,能包容且能接受宇宙間一切的人,本應該是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因為生活只是宇宙間的一份子,我不過是份子中的顆粒,本應該帶著好奇和沖動和生活中的種種好好相處的,我也感恩自己擁有的和遇到的一切,可是我為什么時常陷入莫名的悲傷中?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我的心這樣悲傷呢?我想了想,首要原因是對自己的不滿,其次是眼前見到的和內心渴望的不一樣。
我喜歡一切自然的東西,從食物到人性…所有矯揉造作過的東西,我都覺得別扭,這會引起我內心的不舒適,進而排斥。然而,普通的我在俗世中生活,既想要精神上的富足又渴望物質上不落后。精神上希望我是完全純凈的,像清水一樣,像陽光一樣,像天空一樣…而物質上也是為了滿足我精神上的需求:外表要美,衣服要能襯托到外表的美、要能買到喜歡的書籍或藝術品、能給愛的人物質上的快樂…
可是物質和精神的需求很難平衡,我就好像是為了物質在生活中掙扎著滋養我的精神,可大多數時候我這個普普通通的渺小人總對自己失望。
24歲了,一事無成,做任何事都是不能做到內心渴望的精致:英語語法還學不透徹、很多詞匯都不理解、喜歡唱歌氣息不夠,高音上不去、喜歡跳舞也沒有跳的多絕美、喜歡寫作卻寫不出讓自己滿意讓大眾認可的作品…我沒有一技之長,活的好模糊,看不清楚未來的自己到底能安全停在哪個岸口,總覺得自己模模糊糊的活著對不起自己的人生,也沒有能力給愛的人優渥的生活,就覺得自己好沒用。
除了對自己的不滿,就是對看到的一切有些失落。大家怎么都在偽裝?明明很多人很多事,明白人一眼就看穿,旁觀者總是笑臉迎合或者冷眼諷刺,那笑容明顯是臉部肌肉被強迫聚集起來的,笑的不自然,導致肌肉錯位,眼角的皺紋凹的太厲害,眼神里沒有光,整個人面部表情都是扭曲的,笑得人心累,陪笑得人也心累,轉眼過去笑容立馬收住了,滿眼盡是諷刺,余光把內心的荊棘和塵埃都映射出來了。
我渴望自然的東西。
我本身充滿污點,于是努力汲取各方面的知識讓自己通透,就好像內心通透了,對一切人和事都信手拈來,完全坦蕩,像陽光照耀大地那樣直接、像天空俯瞰大地那樣平靜,我是不是太貪心了?想做到像自然生靈那樣天賦異稟、毫無修飾和掩飾。
很多時候我都與內心渴望的“自然”違背:看到有些人某些場景我會有狀態不自然的時候—不自然的微笑、不自然的緊張。我想要完全攤開來和世間萬物相處,可完全攤開的時候,不是傷害了身邊人就是被身邊人傷害,因為沒有兩個人的思想是完全順了對方內心需要的。
看一些千奇百怪的人和物或事時,我內心竟是充滿希望的,就好像是找到同類一樣安心,那些人和事的本質和表面是一個樣,沒有矯揉造作,我的眼光就發現了他們坦露出的美,而千奇百怪的事物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都是不合乎邏輯的,在他們看來是丑陋的,這些“丑陋”時常被異樣的眼光盯上。
有時候覺得自己有藝術家的潛質。
藝術家好像是脫離了世俗存在的,他們目光敏銳、洞悉一切,很容易就發現絕美的東西。
絕美的人有兩個極端,要么是至純,像孩子一樣不諳世事,心完全不摻雜質的;要么是歷經了人性的千百面后至簡,就像是褪去了沉重的外殼,雕刻出晶瑩剔透的自己。.
然而,藝術家很難在世俗中找到絕對快樂的,因為只要進去人群中,脫離了自然,一切都變得別扭了,藝術家包容一切,對待眾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發現美,他們也許贊嘆價格不菲的物質,這些物質也是由藝術家創造出來的,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藝術品,是值得欣賞的,但世俗中的人們完全通過物質的眼光評判一個人了,很有可能錯失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