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異說:“我現在應該怎么稱呼?”
“叫我D就好。”
D先生的臉是個固定在金屬腦殼上的長方形顯示器,上面有著波形的頻譜分析圖——也就是音頻信號的視覺化,很多音響設備屏幕上都有。
“周先生是怎么和時間接觸的呢?”
提出這個問題后,D又打斷了自己:“我還是先說說我自己的情況吧。”
“泰山騎士團里,大家都有不同的摸索方向。”
“我研究的是時間。”
“時間領域里有許多奇特的現象,舊人類就已經積累了不少發現。像是雙生子詳謬,1971年哈菲爾-基廷實驗,飛機攜帶原子鐘飛行后出現59納秒偏差。”
“假設宇航員以近光速旅行1年返回地球,可能發現地球已過10年。這就是速度越快,時間越慢。”
D的波形圖緩緩起伏:“還有引力時間膨脹。根據觀測和推斷,黑洞事件邊界附近1小時,相當于地球時間數千年。衛星時鐘因地球引力較弱,每天比地表快45微秒。”
“還有延遲選擇實驗,光子決定是粒子還是波的行為,可被實驗者在之后的操作影響,即未來改變過去觀測結果……這由惠勒1978年提出,2011年量子擦除實驗證實。”
“在宇宙尺度上,時間異常更是眾多。”
“持續觀測不穩定量子系統,如放射性原子,可‘凍結’其衰變過程。也就是時間看似停止了。”
“1989年舊人類實驗中,他們用激光頻繁觀測鈹離子,使其激發態壽命延長100倍。”
“廣義相對論預測,黑洞中心時空曲率無限大,時間維度與空間維度互換。未來也就將由虛變實,變成可選擇進入的‘方向’。”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