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的人似乎在沉吟,一桌的人正聊的火熱,談笑聲不絕于耳。
由于許淵墨工作的緣故,他們的見面次數并不多。
可以說每次的見面對雙方的對方,都是相當難得的一件事。
「希希,請。」許淵墨為楚希希拉開椅子,接過侍者手中的菜單。
楚希希環視房間一周,眼神流轉間先是用英文詢問迎賓員,看到這團隊是否是那支非洲青年戶外拓展團隊。
得到肯定答復后,她微笑點點頭,并請他們來這間房間用餐,然后轉向許淵墨:
「你知道,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那個項目順利,又如何讓基金會對青年學者有不同的印象。
所以啊,在我看了市里的官方推薦,打算借這家店的某間具有博物館氣質的房間模式后,再做下一步的事宜。
正如非洲青年他們在拓展團隊募集善款的同時,也在環境不僅僅是簡單行動一樣。」
「但真正地勾起這件事的橋段的,是你的一句話。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吃飯的地方嗎?」
楚希希回道:「我記得,當時你去見你的資助人,我在街頭閑逛時找到那家店的。」
「那里的老板不僅是一位廚師,也是一位蘊含對故鄉情結的博物館長,所以才會一絲返璞歸真。
而我大概,卻不僅僅這樣,我也是一位對建筑學懷著無限憧憬的詩人。」他說完,遞給楚希希一個微笑,「所以,我們現在的生意可以涵蓋多少設計者,暫時有多少擴張計劃呢?」
「這正是我接下來崗位上頗費心力的想法。」她展現著中式職業教育下的直率天性。
如同天才般的對話可能對旁人來說的確有些引人側目,許淵墨甚是仰慕地欣賞著她分析事物的見解。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