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顧茅廬的典故中,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而且還把當時的局勢分析的頭頭是道,當即便把劉備他老人家變成了小迷弟,如果放到現代,她還可以再電視臺做一檔時事評論節目,收視率肯定蹭蹭的上漲!】...
聽到這兒,劉備臉紅的像關羽。
普通人見了還真不一定分得清誰是誰。
“我雖敬佩孔明的才華,但你這么直白的說出來真的好嗎?”
劉備心里埋怨道:
“我不要面子的嗎!!!”
反觀諸葛亮則是一臉欣慰的樣子。
“這個職業看上去還不錯。”
.........
【歷史上的周瑜,不僅容貌出眾,長身玉立,又有經世之才,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功績巍巍,生命烈烈,不愧是“世間豪杰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聽到這一番夸贊。
周瑜甚是得意。
“后世給本將的評論如此之高,想必安排的職業也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吧?”
【而歷來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的,莫過于“曲有誤,周郎顧”的典故。】
【據《三國志》記載,周瑜精通音律,即便酒醉之后,也能聽出演奏者彈琴時的細微差錯,然后轉頭看向出錯者。】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