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認主!”
“莫不是這劍中有靈!”
各朝代的鑄劍師們都極為激動。
對于這些頂級的鑄劍師來說,削鐵如泥已經(jīng)不是什么富有挑戰(zhàn)性的追求。
他們所向往的是能鑄造出一把能與持劍人心意相通的寶劍。
當然,這也不是什么異想天開之事。
相傳,鑄劍祖師歐冶子就在一直以此為目標。
為此,他鑄造出了勝邪、魚腸、純均、巨闕四把寶劍。
每一把都是可以稱得上是無上神兵,但終究沒有達到歐冶子期許的那般劍中有靈。
于是,歐冶子遍訪名山大川,試圖找到完美的鑄劍材料。
終于,在他湛盧山中,發(fā)現(xiàn)此地的泥土,氣候,水源都是上乘之選,并且靈氣十足,實屬鑄劍之地的不二選擇!
隨即,他在湛盧山搭好家伙事兒,一鑄就是三年。
最終鑄造出一把通體漆黑,吹發(fā)可斷的寶劍——湛盧。
之后,歐冶子將這把寶劍送給越王勾踐,并請來天下第一相劍大師薛燭前來看劍。
當薛燭看到湛盧劍的第一眼時,便立刻跪倒在地,連連拜服,表示“隨復傾城量金,珠玉竭河,猶不能得此!”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