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評價
顧雍等:“慮性聰體達。”11
孫權:“以慮氣志休懿,武略夙昭,必能為國佐定大業,故授以上將之位,顯以殊特之榮,寵以兵馬之勢,委以偏方之任。外欲威振敵虜,厭難萬里,內欲鎮撫遠近,慰恤將士,誠慮建功立事竭命之秋也。慮其內脩文德,外經武訓,持盈若沖,則滿而不溢。敬慎乃心,無忝所受。”11
陳壽《三國志》:①“少敏惠有才藝,權器愛之。”;11
②“慮以皇子之尊,富於春秋,遠近嫌其不能留意。及至臨事,遵奉法度,敬納師友,過於眾望。”;11
③“慮、和并有好善之姿,規自砥礪,或短命早終,或不得其死,哀哉!”
孫和(公元224年-公元253年),字子孝,三國時期吳國宗室,吳大帝孫權第三子,母王夫人(大懿皇后)。會稽王孫亮、景帝孫休的異母兄,吳末帝孫皓生父。
孫和自幼受到父皇寵愛,赤烏五年(公元242年),原太子孫登去世后,他被立為太子,后來卻在南魯黨爭中被魯王孫霸和全公主誣陷后因而失勢。赤烏十三年(公元250年),孫和的太子之位被廢黜,后改封南陽王。
建興二年(所以253年),因有傳言諸葛恪欲迎立孫和為帝,孫峻收繳孫和南陽王璽綬并賜死。孫和長子孫皓即位后,于元興元年(公元264年)九月追謚父孫和為文皇帝。
人物生平
寵冠諸子
孫和小時候聰慧伶俐,又因母親王夫人的緣故,特別得到孫權的寵愛。孫權常常把孫和帶在自己身邊。衣服禮秩珍玩之類的賞賜,其他皇子不能與孫和相比。
嘉禾六年(公元237年),十四歲時,孫權安排宮廷侍衛,讓中書令闞澤教習經傳典籍六藝。孫和愛好文學,擅長騎射,禮賢下士,尊敬老師,頗為人們所贊譽。
赤烏四年(公元241年),孫權長子孫登病逝。孫登生前與孫和交好,臨終前留下遺言推薦孫和為太子。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