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宣燎和那位楊女士僅有一面之緣,心想難怪當年她跑來看時沐,卻對時濛不聞不問。而時濛住院她也沒來看過,想必是時懷亦打點過,不讓她來打擾時家的生活。
這個想法在接下來的對話中得到了驗證。
“那為什么不在五年前把這件事說出來?”傅宣燎問。
對此時懷亦雖不占理,卻仍覺得自己的做法沒錯:“起初沐沐還在,我說不出口。后來你也看到了,你李姨情緒不穩(wěn)定,她那樣疼愛沐沐,我怕說出來她承受不住……而且濛濛已經(jīng)回到時家了,他和你李姨有血緣關(guān)系,我想著感情可以慢慢培養(yǎng),總有一天她能把對沐沐的愛轉(zhuǎn)移到濛濛身上……”
時懷亦在商場上成就頗豐,手段算得上雷厲風行,然一碰到家事就變得懦弱猶豫,滿腦子糊弄瞞混,選擇息事寧人的做法完全與他的作風相符。
可是顯而易見的,這條路選錯了。
并且時懷亦這樣做,更多的還是出于為自己考慮,因為事情一旦爆發(fā),李碧菡要追究楊女士的責任,怕就不是家宅不寧這么簡單了,輕則對簿公堂,重則生命財產(chǎn)受到威脅,出于避禍求穩(wěn)心理,時懷亦的做法其實無可厚非。
傅宣燎腦中亂作一團,當下只抓住一個關(guān)鍵詞:“這對時濛……不公平?!?br/>
對,不公平。
時濛做錯了什么,被時家人如此對待,被外人那樣指指點點?他本該擁有母愛,擁有朋友,擁有想要的一切。
對此時懷亦理直氣壯道:“已經(jīng)都弄錯二十年了,是否把身份換回來,有那么重要?我對他好不就行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