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天篆派可是以符法立世,符道造詣頗深,書文畫符是他吃飯的本事,本身就是他主修之法。
雖說論道是為論證所學,目的是為了各取所需地汲取道理,開拓見識,深化認知,互相補益,可既然是論,自有前后之分,在交流中碰撞,在論述中交鋒。
玄明道友雖是上乘法成就的真人,但畢竟破境時日尚短,同為大周天境,他戰力或許強過自己,可道行就不一定。
前者力,后者理。
雖有聯系,但非絕對。
力強者,道不一定在前。
力弱者,道不一定在后。
玄明道友以短對長、以寸量尺,委實有些托大了,想到自己此行另一個目的,元濟猶豫,不知該不該放水。
心與道應,以誠事道,才能參道,才會壯道,才可興道。
論道本不該摻雜私欲,可若他贏了論道,想要謀劃之事便事倍功半,可若是放水,此番論道就成了笑話,淪為一個幌子。
不僅會令他收獲寥寥,還會令他念頭一時間難以通達,于己道不誠。
電光火石間,元濟真人腦海思緒翻涌,暫時沒想到兩全之法,他準備靜觀其變,待時而動。
收攝心神,元濟真人全神貫注地看向玄明指尖,隨其動作,他瞬間錯愕又瞬間入神。
———
兩橫撇捺,一個天字。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