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缺傷難綴,鶯喧奈細聽。
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
暮春時節(jié),桃花凋零,緊密多日的院門再次打開,白發(fā)老道踱步山林,欣賞浮云山風(fēng)景,神入一草一木,一水一石,一花一葉,寄情自然,怡情冶性之余,重新丈量大變后的道場。
登上一座座山峰,走過一重重山岳,淌過一條條河流,于主峰山巔看千山暮雪,在寂靜幽谷聽流水潺潺,他道性清凈,內(nèi)心平和,心湖之內(nèi)映照出一條浮云山系:
石徑通幽上碧天,風(fēng)清云白水相連。
翠林應(yīng)是仙家住,不見人間稻粟田。
漫游一日,重歸庭院,玄明打理一下草木,抬手自藏經(jīng)閣三樓招來一本道經(jīng),就著月光與燭火,俯案品讀,享受清幽夜色的歲月靜好,觀道效率倍增。
子夜時分,采集完月華,玄明側(cè)臥,和衣而眠,口鼻呼吸間吞吐云霞。
翌日一早,天光云影,朝霞燦爛,傳音出庭院,半盞茶后,三代真人齊聚。
問道院,茶香四溢,輕啜一口,甘甜同存,玄明開口道:“這回喚諸位師弟前來,是有三件事商討。”
“我等也恰好有事準備與師兄商量。”
玄明詫異:“哦!愿聞其詳。”
作為掌教真人,玄虛代表一眾師弟發(fā)聲道:“狐死首丘,落葉歸根,我求真觀在太平之亂中共戰(zhàn)死八十七位弟子,他們依舊停靈在往生殿內(nèi),至今不曾建墓。
昔日,師兄曾言這些弟子都是英烈,不能隨意下葬,當(dāng)給予足夠敬重,也當(dāng)妥善安置其家小。
大玄朝廷給予冊封后,我等先進行了商議,如今其家小都被安置在浮云縣,依據(jù)他們意愿,或贈良田,或盤店鋪,或給房屋,或送書院,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入觀名額,所歷考核難度會比其他人降低一些。”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