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蒸濕土氣,背灼炎元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莊戶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織布,早出晚歸,一輩子土里刨食,累的汗流浹背,干的腰酸背痛,就是希望能有個好收成,田里能多些出息,好養(yǎng)活一家老小,不至于挨餓受凍,眼下遇到這種瑞獸,豈能不激動萬分?
有百姓機(jī)靈,看出文鰩魚出自浮云山,猜測是山上神仙故意派出祥瑞,造福于民,拜過文鰩魚后,又朝云遮霧繞的浮云山叩拜,面露感激,神態(tài)虔誠。
文鰩魚也沒辜負(fù)瑞獸之稱,他搖翅擺尾,繞農(nóng)田游弋一圈,隨過之處,草木生發(fā),風(fēng)水匯聚,尚未收割的麥穗顆粒更飽滿,顏色更金亮,連香氣都更香甜。
藏道峰,問道院。
瞧著山下肆意暢快的文鰩魚,玄明撫須微笑,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草木,文鰩魚有賦予麥田豐收之能,便是因其有調(diào)理風(fēng)水之力,文鰩魚喜歡出現(xiàn)在豐收時(shí)節(jié),也是他冥冥之中能從百姓衷心祈禱與真心祝愿里獲益。
眼見文鰩魚繼續(xù)游向他處,玄明沒阻攔,看他出現(xiàn)在村莊各地,每至一處都引得百姓歡呼,奔走相告,每畝收成比以往多上一擔(dān)子。
庭院里,玄明品茶,瞧著手中青瓷杯盞,覺得今日之茶格外香甜,或許這便是與民同樂的快樂。
這一刻,他端坐山中,眼觀世間,足不出戶,卻對蒼生安穩(wěn)、物阜民豐、人間煙火有了更深感悟,居山中而曉山外,出塵人明入塵事,玄明道行雖無增長,但一顆道心更純粹無垢。
他分出一縷靈覺,跟隨文鰩魚,此瑞獸游了多遠(yuǎn),他便看了多遠(yuǎn);出去多久,他便在院中待了多久。
期間,有修者眼饞文鰩魚祥瑞之德與一身氣運(yùn),欲暗中捕捉,被玄明揮劍警告,一道若有若無的劍意隨文鰩魚游弋,起于浮云山,落于萬里外,令眾多心懷叵測之徒膽寒,知曉此瑞獸是浮云山之物,不敢再生妄念,更不敢出手捕撈,據(jù)為己有。
一個月后,文鰩魚歸來,浮云山氣運(yùn)有了小幅度增長,這是萬民饋贈,心之所向,靜坐一月,宛如雕塑的白發(fā)老道終于有了動靜,起身而立,活動手腕,舒展筋骨。
此番心神寄托文鰩魚,于院中坐忘月余,玄明獲益匪淺,體內(nèi)法力沸騰,大有進(jìn)益之勢,只是他沒立即返回屋宇,先看了眼沾染灰塵的茶壺,
念頭一動,玄明抬手掬來一捧水,洗刷干凈茶壺后,又屈指環(huán)繞,招來靈水,親自烹茶,茶香裊裊,沁人心脾。
倒上一杯靈茶,玄明端起杯盞,灑向山溪,將這第一杯茶贈予文鰩魚,犒勞這位功臣,后倒下第二杯,將茶水灑入空中,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給百姓送上一場甘霖,滋潤良田。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