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山,求真觀,藏道峰,問道院,與人齊高的靈松蔥郁蒼翠,匯聚靈機,初顯靈根之妙。
靈松旁,石桌上,白發老道放下書籍,起身而立,眺望門外殘陽余暉,撫須含笑。
重返山中已有半月,除了消化所得,玄明專心翻閱《旭日練神心得》,雖很多道理上一知半解,估計要進階練神后才能明了,但對練神,他洞悉更多玄機,進階把握更大。
旭日真君雖因根基受損,生前止步練神第一境,但師承朝暮大真君,心得上簡略地提到了練神四境:
陰神,元神代識神。
羽化,換凡胎于靈胎。
純神,熬煉純陽或純陰。
三花聚頂,精氣神合三為一,上聚于腦。
這些有力填補了玄明對練神認知的空白,雖說求真觀尚無練神法,需要他摸索與創造,但已明了前進方向,不會像無頭蒼蠅般亂撞。
大道有望,玄明心情暢快,看早就習以為常的山水也品悟出一絲不一樣的玄妙意境。
心情稍微平復后,他喚來座下靈獸,開始調教,也喚來留守山中的玄虛與玄素,為他們答疑解惑,同時命長寧喚來觀中一眾弟子,為兩真人講道一夜,也造福四代道人。
其他師弟出山游歷,于大千山水與紅塵人間中尋道,玄虛與玄素甘愿處理觀中事物,自不能落下太遠。
真人講道雖不像真君講道那般天地交感,衍生繁復道象,但也生出不凡氣象,虛空生香,祥云朵朵,問道院內外亮如白晝。
待長寧養的重明鳥發出一聲啼鳴,司晨喚日,講道結束,眾道起身拜謝,相繼離去。
采集完朝陽紫氣,玄明用過早食,起身邁步,走入藏經閣,直上三樓,見桌案上茶香四溢、天香裊裊,他心中一暖,長豐子有心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