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扶柳,草長鶯飛。
春耕結束后,地里的活兒就少了些,其他村子的人總算可松口氣,便有三三兩兩的人聚集到一出嘮家常。
除了東家長西家短外,聊得最多的就是沈家灣族學招生的事。
附近村子倒是也有些老秀才老童生開的草堂,可這些卻不能跟沈氏族學比。
那是教出兩位舉人老爺的地方,其中還有一位是解元!
瞧瞧如今的沈族,靠著兩位舉人老爺,那可真是穩穩壓著十里八鄉一頭。
沈族人便是走親訪友,那都是坐主桌,被人圍著捧著的,如何不讓人眼熱。
這不,沈氏族學一放出對外招生的消息,不少大人帶著自家孩子來報名。
并非報了名就能入學,還需通過入學考試。
好在一旦考過,便不需束脩,就連書都有沈族發放,還每個月給一百個大錢買筆墨紙張,幾乎不用家中再給貼補了。
因著來的人太多,將整個沈家灣擠得滿滿當當。
來報名的多還未啟蒙的農家子,先生們主要考記性與機敏,倒也極快,一日就將所有孩子考完。
有那考上的孩子歡快地蹦蹦跳跳,在家人叮囑往后要好好讀書后,考上的孩子豪氣萬千道:“我肯定給爹娘掙個功名回來!”
家人便樂得合不攏嘴。
那些并未考中的個個低著頭,大人卻是長吁短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