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滾蛋了。內閣不能沒有首輔。
如今內閣還剩下兩位仁兄。一位是次輔劉健。史書評價“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里的那位“劉公”。
另一位是閣員徐浦。
徐浦,時年六十四歲。祖籍中都鳳陽,跟太祖爺是老鄉。
他自小就是神童。景泰五年,二十六歲的他在殿試中高中一甲第二名榜眼,進入翰林院。
三十八年前他已是朝廷中有名的青年才俊。
他跟劉健一樣,都曾擔任弘治帝龍潛東宮時期的老師。在成化年間參加過保儲,是從龍之臣。
弘治帝打算打破內閣“首退次晉”的規則,不提拔次輔劉健,轉而升徐浦為內閣首輔。
在弘治帝執政的頭六個年頭。首輔是傀儡替身劉吉。
弘治帝施行的是放權給六部,削弱內閣權力的策略。
現在劉吉走了,弘治帝的御下之策也該適時作出調整。他打算逐步收權于內閣。
帝王權術,變化萬千,歷代明君皆如此。
這樣一來,內閣首輔的位置就萬分重要。
即便徐浦是弘治帝知根知底的老師,也必須要慎重。
用后世的話說,弘治帝準備對徐浦再做一次背景調查。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