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二年金榜的二甲第六是王守仁。
殿試一甲只有三人,二甲第六,即全國第九。
這是一個相當牛逼的殿試名次。
按照正常情況,二甲第六只要長得別對不起觀眾,就能進入翰林院,成為“內閣儲備干部”——庶吉士。
但王守仁遇到了一個問題。
翰林院掌院學士,是他的親爹王華。
老子當兒子的頂頭上司,定然有非議。王家世代書香門第,極看重名聲。
弘治帝很為王華父子著想。于是命王守仁觀政工部。
二十八歲的王守仁,開啟了他堪稱傳奇的仕途生涯。
瓊林宴后,王家自然要大擺宴席,慶賀王守仁入仕。
其實,他爹王華心里有一絲遺憾:唉,我不是翰林院掌院就好了,我兒就能成為庶吉士。
這下好,弄了個不咸不淡的觀政進士,還是工部的觀政。以后最多當到六部尚書,不可能入閣。
王守仁卻不這樣想。他厭惡去翰林院里當個整天跟文字打交道的酸學究。
能夠去工部學習實務,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事,在他看來比當翰林官強多了。
大部分的讀書人十年寒窗,醉心科舉,是為了升官發財,功名利祿滾滾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