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巡撫認為自己有在錦衣衛面前硬氣的資本。
不光因為他是大明的理學宗師之一,在內閣里有靠山。
還因為他清廉。
老子不貪財,不好色,不奪利。一生只爭個清流的名聲。錦衣衛能奈我何?
再說了,哪朝哪代黃河決口不死人?死的都是些目不識丁的百姓而已,又沒死士紳、讀書人。
百姓,呵,百姓算得了什么?不識字、不讀書的人,在我眼里根本不配為人。
聶巡撫的想法,正如老子所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聶巡撫雖不是圣人,卻自詡圣人的學生。
劉大夏說「要治水,先救民」。
聶巡撫不以為然:「皇上讓二位欽差來治水。賑災是我山東官府的事!」
「你們別忘了,我也是欽差!」
聶巡撫還真算欽差。
有明一代,省一級的地方官只包括三司,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
巡撫雖在實際上是封疆大吏,名義上卻是皇帝派駐地方的欽差。
常風有些不耐煩了:「陽谷知縣是誰?滾出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