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驕深知,此時絕不是跟百姓們談什么大義的時候。
百姓們要活命,所以拼死都會保住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
她上前耐心的勸說道:
“老丈,您看這天上的雨,還在一直下。您再去看看濮陽的河堤,就算咱們不掘堤,還支撐得了幾日?
就算不在濮陽泄洪,若是封丘等地決堤,濮陽一樣會被沖毀。
決定在濮陽泄洪,是水曹聶大人經過周密計算的,這是對整個豫州百姓損失最小的辦法。
保住了其他地方的田地,官府才能有余糧接濟你們。
若是不在濮陽提前泄洪,到時就不是濮陽一地遭洪水了,那是整個豫州,都會陷入洪水中。
到時,那么多的百姓,官府救得過來嗎?”
陶村的村長也算有些見識的,他聽楚天驕說得實在,低頭想了一下,還是認死理的梗著脖子懟道:
“官府到時候不管我們了,我們找誰說理去?那么大的旱災,也沒見官府管過我們。”
楚天驕深知這些百姓,對官府失去了信任感,只能搬出離陽侯府的百年聲譽一試。
“老丈,我保證,洪水退后,我會留下親衛在你們濮陽,幫著你們重建家園。
你們失去的土地,我來想辦法給你們換地。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