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雖然在歸順織田家之后,完成承諾加入了自己一方,氏宗也不認為上杉景勝有能力背叛自己,但借助他人畢竟不是那么牢靠的,而且一旦出現特殊情況,上杉軍就算出兵,也會耽誤很長時間,所以上杉只可當為援軍,而不可當成主攻,這一點氏宗很清楚,而如今,情況就不同了,本家獲得了上野,那么不管北條怎么折騰,自己的命令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執行,在戰斗中,這會讓本家增加很多勝算。⊥
當然氏宗能夠看出上野如此重要,他不信北條氏政會看不出來,北條氏政雖然在能力上不如其父,但作為二代繼承者來說,他還是勝任的,所以氏宗相信,一旦等其接到消息之后,定然會出軍來攻,只是來多少人。。。想到這里,氏宗不由冷笑,若是那北條氏政沒有動那些豪族的打算,還真能讓他慌上一慌,可現在有了那些豪族的不滿,北條氏政最多也就集結一萬軍勢,如果是這樣的話,作為防守方的本家,有一備長槍足輕,再加上自己派遣一位軍師坐鎮,便足夠應對來了。
至于派誰前往,氏宗又感到有些糾結,因為這一次可不是派去坐鎮那么簡單,因為氏宗打算借助這一次派遣,對家中其中一位軍師做出封賞,上野并非氏宗看重之地,拿出來做封賞之用最為合適不過,本來按照功勛來說,本多正信是最為合適的,雖然其愛用險計,但不管怎么說。卻次次成功。尤其是這一次指揮越后之戰。更是達到了巔峰,可也正是因為這樣,氏宗才更加覺得他不是鎮守上野的最佳人選,還是那句話,本家還沒有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以正信的性格,說不定會因為上野之事,成為本家與北條家全面戰爭的導火索。讓他去,完全是給自己添亂。
至于細川藤孝,他最適合的就是跟在自己身邊出謀劃策,戰略,戰術方面都要略遜于家中其他兩位軍師,并且由于他加入本家時日尚早,氏宗根本沒有考慮過他。
而最適合的人選,就非真田昌幸莫屬了,這一次自己派軍師前去坐鎮,為的不是進攻。而是防守,這樣的策略真田昌幸最適合去執行以他的謹慎。想要守住上野并非什么難事,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那么派他去到也沒什么,可問題就在于,自己這一次是要對前往之人做出知行的賞賜,真田昌幸剛剛敗給了上杉謙信,而且還是大敗,并且自己又同意了與真田家的聯姻,如果現在對其做出封賞的話,那么其他家臣恐怕更會有想法了。
而這就是氏宗現在感到最為麻煩的事情,以前家業小,家臣們把心思都放在戰爭中,而現在隨著本家家業不斷擴大,家臣們如果沒有攀比之心,反到有些不正常了。對于家臣們的心思,氏宗根本管不了,也不想去管,否則高山家離分崩離析也就不遠了。
而唯一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對三位軍師皆做出封賞,如此一來,便達到了平衡,想到這里,氏宗感覺這么做應該是最正確的做法,一是封賞是早晚的事,早封晚封除了位置的區別外,再沒有任何不同,而且一旦自己對軍師做出知行封賞之后,也能給家臣們帶來希望,想到這里氏宗立刻做出了決定。
“來人,速招家臣前來議事。”這一次氏宗不但要對軍師做出封賞,上野的事也要盡快派軍前往,要是因為自己動作不夠快,再被北條家搶過去,那就悲催了。
由于高山家的重臣們此刻皆在甲府城中,所以在氏宗下達命令后不久,便見他們魚貫而入的走進評定室中。
“屬下等參見主公。”待來人坐穩之后,只聽他們開口說道。
“好了,這一次將大家招集而來,乃是為了上野之事。”說到這里,氏宗不由像水瀨右衛門看去,心說,上野出了這么大的事,自己竟然一點情報都沒接到,也不知道他是沒有獲得,還是沒有告訴自己,如果是第二點的話,那么自己可要給他點顏色看看了,也難怪氏宗會生氣,出了這么大的事,自己連一點風聲都沒收到,這得耽誤多少事?如果水瀨右衛門能夠將上野的情報第一時間擺在自己面前,那么恐怕本家軍勢這時候早就已經入駐上野了,又怎么會這樣匆忙。而氏宗則完全忘記了,當初正是他說只要結果不要過程的話,不然就算給水瀨右衛門十個膽子,他也不敢隱瞞不報。
想到這里,只聽氏宗對水瀨右衛門質問道:“右衛門,你作為本家情報奉行,上野出了如此大事,為何我沒有接到任何回報?”
水瀨右衛門聽完,心里這叫一個冤,心說,要不是主公您當初說只需要報上結果,我能不按時報告嘛。只不過當他想到本家這么多大事都需要主公決斷,忘記了也是情有可原,所以也沒怎么往心里去,只聽他連忙說道:“回主公,關于上野的情報,屬下時時關注,只不過。。。只不過當初主公命令屬下只需上報結果即可,屬下這才沒有上報,還請主公恕屬下獨斷之罪。”
雖然看上去水瀨右衛門是在請罪,但誰都聽的出來,他是在做出解釋,不但把話說清楚了,而且還給主公提了個醒,并且也認了錯,給了主公臺階下,這足以看出他的精明了。
氏宗聽完,這才想起來,好像當初自己還真是這么交代的,這完全是因為自己小看了小幡信貞等三人,認為他們就算奪取群馬郡都困難,又怎么可能奪得上野國,如今既然想起來了當初的話,氏宗當然不能再怪罪他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