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信長準備再討淺井三家的同時,淺井家小谷城內,淺井長政則是大擺宴席,封賞有功之臣,不過從這酒宴上的氣氛確是十分沉悶。就算得了賞賜的武士,也明顯沒有應該表現出來的興奮之情,因為在場的人都知道,以信長那瑕疵必報的性格,恐怕其用不了多久就會卷土重來,這次能夠取得勝利,那下次呢?目前兩家的實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一旦信長認真起來,那么除了滅亡,他們實在想不出其他出路了,如此的話,就算現在晉升為家老,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打回原形。根本沒有什么可值得高興的。
淺井長政本不想在今天的酒宴上提及有關織田家的任何事情,不過,家臣們在交談之時,根本離不開這個話題,淺井長政見狀,知道自欺欺人是不行的,所以也不在顧及場合,干脆的開口說到:"諸位,本次一戰,本家僥幸勝出,但織田信長豈是容易善罷甘休之輩?不知接下來本家要該如何面對織田家的反撲呢?"
在場之人這次已經充分見識到了織田家的強盛,若不是使計擊潰柴田,恐怕這一次本家都很難熬的過去,更別說織田家親率大軍來攻了。
就算現在還有主戰的家臣,但也為數不多了,并且他們更不敢開口,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畢竟淺井家若是滅亡的話,自己便是千古罪人。
"主公,本家與織田家實力相差太多,一旦織田信長再來,其必然麾全國之勢,本家就算有本愿寺,朝倉相助,也絕無戰勝的可能,所以屬下認為,應立刻派遣使者與織田家和解。織田信長所圖不過北近江一地,并未有滅本家之心,所以并不是沒有回轉的余地。還請主公三思。"說話者乃是淺井家新晉侍大將藤堂高虎。
自此戰后,淺井長政對他與大谷吉繼等年輕家臣更是看重了。
等他說完后,淺井長政的目光直接從坐在前排的重臣身上略過,直接停留在大谷吉繼身上。
"主公,屬下認為藤堂大人說的有理。若是在戰前,本家答應織田家的條件,的確會遭天下人恥笑,可現在卻是不同,這一戰后,本家的勢力已經得到充分證明。就算現在答應織田家的條件,也不會有人在恥笑本家,而是指揮認為本家迫于形式罷了。"
在他二人說完之后,在場的家臣也都活躍起來,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不過無一例外的同意兩人的說法。恐怕這是淺井家第一次家臣的意見如此統一。
見不在有人說話,淺井長政作出了決定。不過在派誰前去一事上,淺井長政就有些猶豫了,親織田派的安養寺教經身染重疾,現在臥床不起,根本已是難當重任,其他親人不是口才不行,就是身份不夠。
想來想去,淺井長政突然生出出個大膽的想法。那便是自己前去。自己前去有兩個好處,第一在名義上可以以阿市想念兄長為由,這樣與織田信長會面,不會太過尷尬,并且以信長對阿市的寵愛,也能讓信長的怒火減低不少,第二。自己去等于給了信長足夠的面子,信長最注重臉面,自己去絕對不會有任何危險。
計劃已定,雖然家臣們極力勸阻。不過淺井長政并沒有改變想法的意思。
再說氏宗在返回飛禪,重整軍勢準備在戰的時候,突然接到信長命令,其令氏宗暫緩動員軍勢,在領地待命。在問明原因之后,才知道原來是淺井長政與阿國等一行人,已經到了歧阜。
對于淺井長政的做法,氏宗不由點了點頭,淺井長政此番算是給足了信長面子,又有阿市相伴,恐怕接下來兩家是打不起來了。
至于淺井長政能得到什么,就全看他的本事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