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8年10月27日,黃河北岸。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稀稀拉拉的秋雨和著北風落了下來,一夜之間,黃河北岸氣溫驟降,肅殺的深秋來臨了。
大隊大隊的清軍,就在這一派秋風秋雨當中漫無目的沿著黃河前行。步行的士兵一步一跌,有的摔倒了就不再爬起,有的走著走著就放聲嚎哭起來。還有不少人騎在馬上。
人,垂頭喪氣。馬,無精打采。只是逶迤前行。
道路兩旁,全是倒臥的死人、死馬,還有奄奄一息的傷號,在冰冷的秋雨當中絕望地哭喊。
他們就是僧格林沁指揮的6個旗15萬人的八旗新軍在滑縣戰后所余殘部的大半!
10月25日的滑縣會戰已經成了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十四萬幾千八旗精銳,在苦戰幾個時辰后,幾乎被數量不到他們一半的太平軍打崩。
最后關頭僧格林沁的一搏也沒有帶來轉折,反倒是太平軍一方來了兩萬多捻軍馬隊的援兵!
雖然這些急行而來的騎兵根本不可能馬上投入戰斗,但他們的到來還是成了壓垮清軍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6個旗的八旗新軍,徹底崩潰!
先是步隊完全絕望,不等太平軍的洋槍隊進入射擊位置,最后的6協步隊就四散奔逃,而督戰的奕山等人,也在第一時間加入了逃亡大軍,在戈什哈的護衛下向南逃去。
擊潰清軍步隊之后,太平軍只出動了幾千捻軍馬隊一路掩殺,其洋槍隊主力立即調轉槍口殺向僧格林沁指揮的三萬多馬隊。無奈下。僧格林沁也只得引著馬隊向南退走。
而捻軍馬隊和太平軍步隊則一路追殺。
清軍步騎的潰敗時間雖有先后。但是主要的逃亡方向卻是一致的,便是向南往開封而去!因為滑縣往南一百二十多里就是黃河,渡過黃河就是開封。
奉命大將軍惠親王綿愉還駐扎在那里,麾下有兩萬多綠營,還有原來八旗新軍的營盤和開封堅城可守!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