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羅扇子/著
鹽堿廠給職工們住的是七八十年代最時興的筒子樓,紅頂、三層、左右長長兩排,門對門。莊淑芬也分到了一間屬于自己的單身宿舍。那個年代只有小夫妻或廠長才能分到兩間。
平時燒飯的鐵爐子擱在外面,沒人偷沒人搶,氨廠有燃氣,所以廠職工幾乎沒用過煤氣罐。后來莊淑芬聽外邊的人說起,才知道別處水電燃氣竟每個月都要交錢的,一年下來不少,而她們水電燃氣隨便用,廠里自己就能生產,不僅供應充足,連錢都沒要她們交過。外邊的人聽莊淑芬這么一說,打心眼里羨慕。
莊淑芬隨身帶著一個鐵飯盒,裝著自己做的飯菜。新鮮蔬菜配上白米飯,還有麻辣醬,一周兩三次跟女同事去食堂點紅燒肉。醬油色的糖汁油脂滴在飽滿的白米粒上,米飯的香氣都融化了。有些女同事舍不得買紅燒肉,羨慕莊淑芬小日子過得滋潤。
凜冬,廠里人也有辦法,用濕毛巾將鐵飯盒裹上兩層,放在車間供暖氣上一烘。一刻鐘后,水滋滋的霧白蒸汽從鐵蓋上往上直冒,毛巾燙呼呼,飯菜熱乎乎。人心樸素,只要有口熱飯吃,人生就過得下去。
~~~~~~~~~~~~~~~~~~~~~~~~~~~~~~~~~~~~~~~~~~~~~~~~~~~~~~~~~~~~~~
聯誼那天,莊淑芬換了件紅色中袖連衣裙,腰間系了細皮帶。她頭發在前一天睡前編成麻花辮,現在撒開成自然卷。劉海吹著時髦燙發。她把卷發筒卷在劉海下,抬著吹風機轟轟吹。吹風筒里的鐵絲燙得發紅。莊淑芬按下開關,風停了,額前劉海往右卷。她對著手托圓鏡用手指輕輕撥了撥,清晰的卷曲度令人滿意。
莊淑芬站起來,走了幾步,在衣柜前的穿衣鏡照來照去。側側身,看腰身是否服帖,又調了調袖肩處,最后在脖頸上加了條細金項鏈。莊淑芬這才點點頭,臨走前,盛在瓶中的梔子花被她撈了出來,別在耳邊發間。
地點在廣場,一個溜冰場,但因沒有冰,又稱作旱冰場,是廠里為職工建造的活動中心之一。溜冰場后面五百米有個俱樂部,一樓是電影院,右邊百米外建了一座女神噴水池,面積與溜冰場相似,噴泉從女神高舉的水瓶瓶口流入水池,賞心悅目。
結果不知被誰投訴裸露,廠里于是派了位老師傅“修補修補”。
老師傅手藝堪稱一絕,沒有推翻重來,而是就著雕像,給女神鑿件衣服,自此女神多了件微風拂動的薄裙,細細看才看得出個中奧妙,無人不稱贊老師傅手藝頂絕。
溜冰場免費,但溜旱冰的人不多,于是晚上常常被人占來跳舞。
露天臺子上放置著大型音響設備,左右兩本喇叭陣陣響,五毛錢一張門票,收點小費。
莊淑芬步行而來,遲了十分鐘。她跟女同事來過兩次,那兩次吵得她頭昏,沒待多久就離場了。這是第三次。
周末溜冰場人滿為患,夏季晚上光線昏暗,她從坐臺入口處進去,眼前人擠人,路都走不開,脖子沁出香汗,小陳、王姐不知在哪。莊淑芬被人撞了一兩下,心頭火又要上來了,就該信前兩次的經驗,這地與她八字不合。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