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硯之被帶進一間辦公室。里面坐著一位看起來級別更高的南軍文職官員,面前堆放著大量文件。之前那個數(shù)次出現(xiàn)的軍官也站在一旁。
文職官員抬起頭,推了推眼鏡,打量了一下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沈硯之,語氣平淡無波:“姓名?” 沈硯之沉默。
官員似乎也不期待他回答,低頭翻看了一下手中的卷宗:“沈硯之,原平州士紳沈文淵之子。沈文淵涉通敵案,已于年前伏法。
” 聽到“伏法”二字,沈硯之的身體幾不可查地顫抖了一下,但依舊沉默。 官員繼續(xù)道:“現(xiàn)平州光復(fù),新政府當廓清寰宇,革除舊弊。
對于前政府遺留之冤假錯案,亦會酌情復(fù)查。” 他停頓了一下,觀察著沈硯之的反應(yīng)。沈硯之依舊毫無動靜。
官員似乎有些無奈,合上了卷宗:“經(jīng)初步核查,你沈家產(chǎn)業(yè)已被前軍閥趙承業(yè)及其黨羽非法侵占殆盡,無可追回。
鑒于你本人年輕,且查無直接參與其父案之證據(jù),新政府決定對你不予追究。” 不予追究。四個字輕飄飄地落下,仿佛恩賜,卻帶著巨大的諷刺。
不予追究什么?追究他作為“逆犯”之子的原罪?還是追究他這段時間如同喪家之犬般的掙扎和逃亡?
官員從抽屜里拿出一個小布包,放在桌上推了過去:“這是給你的一點路費。拿著它,離開平州,另謀生路吧。忘掉過去,好自為之。
” 忘掉過去?沈硯之的嘴角似乎極其微弱地抽搐了一下,像一個僵硬的、失敗的微笑。 旁邊的軍官拿起那個小布包,塞到了沈硯之手里。
布包很輕,里面是幾塊大洋。 然后,兩人不再看他,仿佛處理完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公務(wù),低頭開始討論其他事情。 “城北的殘匪清剿如何?
” “還在負隅頑抗,但已成甕中之鱉。” “嗯,盡快解決。大部隊不日即將開拔,北上追擊趙承業(yè)殘部。
” “趙承業(yè)那邊有消息了嗎?” “有了。據(jù)潰兵交代,他帶著一小股親信,往北邙山方向逃了。哼,窮途末路,蹦跶不了幾天了。
” 北邙山?沈硯之空洞的眼神微微動了一下。那是平州以北的一片荒蕪山嶺,地勢險惡,傳聞多有匪患。
軍官冷笑道:“他以為躲進山里就能茍延殘喘?聽說他身邊最后那幾個心腹,為了爭搶他帶出來的金銀細軟,已經(jīng)內(nèi)訌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