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江母和雪瑛惦記著的喬致庸,此時已經到了太原府。看著繁榮不如從前的城市,喬致庸想到了正在南中國上演著的那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
這個時間點,西王蕭朝貴應該已經差不多快要死在長沙城下了吧!
原本的喬致庸是個理想主義者,書生氣息濃厚,對這個世界有種想當然的感覺。無論是為求誠信放過仇人,還是熱血報國大捐海防銀又不愿捐官、一意孤行犯忌諱搞貨通天下,都淋漓盡致的體現了這一點。
喬家的瀕臨破產,兄長逝世,讓喬致庸只能走上學而優則商的道路,卻也讓他一生不快,難以舒展胸懷。
這是一個莊子式樣的人物,卻只能屈身在俗世的污泥之中,無法實現為官一任就棄官云游的夢想。
如今白景善穿越過來,卻不能再走原本喬致庸的老路,而且要走通學而優則仕的道路。正值亂世,這腐朽的朝廷,憑著自己先知先覺的優勢,總是要做出點不一樣的官來的。
“要不要造反?”
剛想到這,白景善忽然感到一股沛然不可御的和諧之勢緩緩向自己碾壓而來,急忙收住了信馬由韁的想法,那股四零四的威脅之感才緩緩退去。
算了,造反還是不成,先完成喬老爺子的愿望,入仕為官、施政為民,再尋找別的方法救國,這樣的話總不至于像七老爺那樣就給一個贊吧。
腦海中一切正常,看來這條路能走……
和劇情相比,少了財神廟私定終身,發誓定情的喬致庸一身輕松,他畢竟是白景善,美色面前還能分得清輕重,這場鄉試才是最重要的事。
更關鍵的是,在此刻的太原府,還有著能對他一生命運產生極大影響的兩個人在等著他的宿命相會。
一個是喬致庸的知己孫茂才,前期輔佐他成就事業,雖然后來反目成仇,但其人確實才華橫溢,且精通實務,是個一等一的人才。
另一個則是劇情里太谷陸家的千金小姐陸玉菡,也是喬致庸的原配夫人,相互扶持一生的堅實后盾。可以沒有這位夫人,喬致庸就基本沒有后來的精彩故事了。
馬車駛入太原府的城門,長栓下午和翠兒玩耍的夠了,便想起來臨行之前大爺的囑托,要帶著二爺去大德興在太原府的分號落腳。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