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青云回到寧州后,立即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開年的第一要務便是準備1985年的經濟數據核算。這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從1986年開始,中國正式采用GDP作為衡量經濟發展的主要指標,這意味著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將有一個全新的、更加科學的評判標準。
正月初八,春節假期剛過,方青云就召集市統計局、發改委等部門負責人開會。
"同志們,"方青云開門見山,"今年是正式采用GDP核算的第一年。這對我們寧州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我們要認真做好數據核算工作,真實反映寧州的發展成果。"
統計局局長匯報:"方書記,我們已經組織專人學習GDP核算方法,正在對去年的各項經濟數據進行整理核算。"
方青云強調:"數據一定要真實準確,既不能虛報,也不能漏報。要讓數據真實反映我們改革開放的成果。"
接下來的半個月里,方青云經常到統計局了解工作進展。他特別囑咐:"不僅要算總量,還要算結構。要看我們的經濟增長是靠什么拉動的,產業結構是否合理。"
三月下旬,核算工作基本完成。當統計局局長拿著最終報告走進方青云辦公室時,臉上帶著興奮的神色。
"方書記,結果出來了!"局長激動地說,"1985年寧州市GDP總量為166億元,占整個漢江省的23%!"
方青云接過報告,仔細審閱。數據顯示,寧州的GDP雖然還比不上幾個直轄市和經濟特區,但已經處于它們之下的第一梯隊。更令人振奮的是,在漢江省內部,寧州與省會寧川的差距非常小——寧川的GDP為170億元,只比寧州多4億元。
"好!"方青云難得地露出興奮的神色,"這個成績來之不易啊!"
第二天,方青云召開市委常委會,正式公布這一數據。當聽到166億元這個數字時,會場頓時沸騰了。
市長李建國首先發言:"方書記,這是在您的正確領導下取得的輝煌成就啊!寧州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
分管經濟的副書記接著說:"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經濟增長質量很高。電子產業、港口物流、制造業等重點產業都實現了快速發展。"
常委們紛紛發言,每個人都充滿喜悅和自豪。最后,大家一致認為: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今年寧州的GDP完全有可能超過省會寧川。
方青云在總結時冷靜地說:"成績值得肯定,但不能自滿。166億元只是一個開始,我們要看到與先進地區的差距,更要看到發展的潛力。"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