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駝都是溫順的,早被馴服,即便是個孩子都能為它們套上韁繩,只有流民敢偷偷騎上自由駝。駱駝啊……圖格想著,即便是最可悲的腳力,母駝在生育完五胎駱駝仔后也能得到自由回到草原上,誰都不能傷害它們。
但流民哪怕五代之后也沒有光明。
現在,光明來了,偉大的薩神之子。聽到這消息時,圖格不敢置信。他聽說過神子在奈布巴都開放一座山,宣告永不侵擾這座山上的流民。流民間消息傳遞很慢,且多半不準確,直到兩個月前,與他們進行刀秤交易的村落——感謝馬爾小祭,他特地從村里走出告知這個消息,經由部落間往來的消息肯定是準確的,而且那是神子布達的旨意。
他有點懷念馬爾小祭跟他的村落,十來年的和平共處讓這支隊伍能安穩地躲在山上,幾乎不用冒險劫掠跟面對圣山衛隊的圍獵。他們為村落砍柴狩獵換取糧食與鐵器,馬爾甚至會帶酒來,與他們一同慶祝圣衍那婆多祭。
愿意與流民共處的村落很罕見,圖格原本不想離開,但馬爾小祭說得對,駱駝都能得到自由,流民需要家鄉。
前往石林山的路上,他聽說石林山的流民首領攻擊了圣山衛隊,這又讓他猶豫——得罪圣山衛隊的石林山真能在神子庇蔭下得到自由?
他在奈布巴都的邊界徘徊時,又聽到另一個消息。贖罪之路,任何流民只要抵達奈布巴都,就能得到赦免,而且走在贖罪之路上的流民將不受圣山衛隊侵擾。
如果不是靠近奈布巴都,他應該不會這么快收到消息。
贖罪之路很寬敞,但他很害怕,流民光天化日下走在大道上無疑是對附近圣山衛隊的挑釁,幸好劃出這條路的神子連這細節都照顧到了,道路大多繞過圣山衛隊的巡邏區域。
“圖格,前面有隊伍!”斥候奔回喊道,“跟我們一樣是流民,有七八十人!”
“他們也要去奈布巴都?”圖格想了想,“追上去,跟他們打個招呼,兩支隊伍一路,不怕受人欺負。”
斥候快馬加鞭追上。
“我叫馬強,從蘇瑪那邊來的。”
這支流民的首領是個漢人,瘦卻健壯,腰間掛著兩把彎刀。兩邊的隊伍省略用馬陣打招呼的習俗,用簡單地頷首示意表達友善。
“確定那消息是真的?”圖格不確定地又問了一次。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