傸崔筑緩緩走出大門,寒風吹得他有些瑟縮,卻難掩其眉宇間的沉重。門外,黑壓壓的百姓將他圍得水泄不通,怒目而視,喧囂聲如潮水般涌來。他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一張張憤怒的臉龐,最終定格在遠處的天空,那里,烏云密布,似乎預示著一場風暴即將來臨。沒有過多的辯解,他淡然開口,聲音雖輕,卻清晰地傳遍了每一個角落:“諸位鄉親,清河崔氏愿將所有囤糧,盡數捐于青州賑災,以解燃眉之急。”話音剛落,四周陷入了一片短暫的寂靜,緊接著,是百姓們交頭接耳的議論聲。疑惑、驚訝、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眾生相不過如此。遠處,魏征騎著高頭大馬,與崔筑隔著人海相望。崔筑看不到對方臉上的笑意。或許對于魏征來說,這并不是什么值得高興的事情,畢竟青州還沒有重建,農耕還沒有恢復...從始至終他的心里只裝著百姓。崔筑有些釋然,直到此刻他才明白,或許...那圣賢書上說的也許不盡是糊弄愚民的把戲?再看那些兩眼放光的百姓,崔筑有些莫名的替魏征感到不值...終究只是一些未開智的愚民,三言兩語的挑撥,再加上些許利益的驅動,就足以讓他們化為惡鬼,撕碎眼前的一切!這法子,魏征用得,其他人也能用得!這些愚民是把沒有刀柄的利刃,用的好了所向披靡,用的不好反傷了自己。不過崔筑也沒心情繼續感慨,此刻的他需要做一場戲。一場做給這些愚民看的好戲!他直挺挺的穿過人群,直沖著那頭的魏征而去。人群自覺讓出一條路,即便人多勢眾,他們也不敢得罪貴人。而崔筑從始至終也沒有斜眼看過這些百姓,他眼中只有魏征。即便是做戲,他也不愿給這些愚民什么好臉色。魏征就這么看著他走到自己面前,沒有下馬。就像崔筑不屑于對百姓正眼相待一樣,魏征也同樣不覺得該給這個世家子什么尊重!二人一高一低對視,正如這青州的局勢一般,清河崔氏終究是低了一籌。崔筑苦笑一聲,還是他先開了口:“鄭國公,我清河崔氏世受皇恩,如今青州大災,豈能坐視不理?在下愿代清河崔氏捐出三十萬石以解青州之困!”魏征面無表情,一想到剛入青州時,那遍地的尸骸...他實在是難以生出什么高興的情緒。不過他也明白,這是崔筑代表清河崔氏向他求的一個臺階。這就是世家啊!被逼到這個份上居然還想要一份體面!也罷,他要體面就給他!只要青州百姓能度過這次大災,只要青州重建再無阻礙。區區一個體面罷了!于是魏征開口說道:“清河崔氏于危難之際慷慨解囊,本官替朝廷,替百姓承了這份情!然則,賑災之事關乎萬千性命,本官要親眼見證糧食入庫,確保每一粒米都能落入災民之口。崔公子與我一同監督此事可好?”崔筑聞言松了口氣,魏征總算是給了這份體面...如此一來,清河崔氏損失的只是些許利益,但這名聲算是保住了...“在下求之不得,糧食都在城外莊園,還請鄭國公派人點算,核驗無誤歸入府庫,也好全了我清河崔氏拳拳報國之心!”魏征冷笑一聲,這話倒是說的好聽!可城外那些無主孤魂又該找誰索命?也罷,現在不是追究這些的時候,等局勢穩定下來,青州府衙官吏,從上到下一個都跑不了!一念至此,魏征強壓下心中怒意,擠出一絲笑容開口:“如此甚好,煩請崔公子帶路!”崔筑引著魏征一行向城外莊園行去,沿途百姓跪伏,高呼青天大老爺。魏征卻無心享受這份擁戴,目光銳利如鷹隼,掃過路旁田舍,只見斷壁殘垣間,偶有孩童瘦骨嶙峋,眼神空洞。他心中暗誓,待青州重建,定要嚴懲那些趁火打劫之徒。行至城外崔家的莊園,里面的下人早已收到了消息,此刻莊門大開,兩排仆人恭敬地立于門側。莊園內,糧倉一座座巍峨聳立,倉頂覆蓋著厚厚的茅草,在寒風中微微搖曳。倉門大開,露出里面堆積如山的糧食,金黃色的谷粒在火把的映照下泛著誘人的光澤。一陣風吹過,帶來陣陣谷香,卻也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霉味。崔筑引著魏征步入莊內,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復雜神色,而魏征則目光如炬,逐一審視著這些即將成為青州百姓救命稻草的糧食。此處已經沒了旁人,崔筑終于低下了他那高昂的頭顱,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所有糧食都在這里,鄭國公盡管派人點算,不奢望鄭國公能放過在下,只求莫要因此事遷怒整個清河崔氏。”言罷,他緩緩退至一旁,姿態謙卑,與之前的傲慢截然不同。魏征沒有理會,掃視過眼前堆積如山的糧食,心中卻對崔筑所言嗤之以鼻。他緩緩抬手,示意身后隨行的軍士上前點算。很快,莊園內的仆役們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將一袋袋沉甸甸的糧食裝上車,車輪吱呀作響,揚起陣陣塵土。一輛輛滿載糧食的牛車排成長龍,緩緩駛出莊園大門,朝著青州府庫的方向行進。魏征站在一旁,盯著這一車車糧食,粗略估算之下,的確有三十萬石之多。每輛馬車經過,他都仔細審視,確保無誤。有了這些糧食,青州百姓才算是能熬到秋收。不過這還不夠,清河崔氏做下的孽,光靠這一點糧食遠遠無法償還!盡管這一切一直都是青州府衙上下官吏瞞報造成的,但清河崔氏作為幕后推手一樣罪無可恕!只可惜...這件事雖然是個明白人都能看清楚,卻沒有實質性的證據。想要動清河崔氏...難啊!這時,魏征不由想起了遠在長安的太子,以他那神算鬼謀,想必一定能有辦法將清河崔氏繩之以法吧!…………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