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荒村與心跳
(擴寫重點:環(huán)境渲染、角色背景鋪墊、氛圍營造、感官細節(jié))
西部的風,總是帶著一種粗糲的、仿佛能磨平一切棱角的力量。當我和阿明驅車駛入棲風村的地界時,那種屬于都市的、喧囂而浮躁的氣息,像是被一只無形的大手猛地掐斷。取而代之的,是無邊無際的、令人窒息的死寂。
這里是即將被徹底抹去的名字。拆遷隊的通知早已貼滿了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樹的樹干,斑駁的紙張在夕陽下泛黃,像一道道無法愈合的傷口。村子里的路坑坑洼洼,碎石遍地,兩旁的土坯房大多已經坍塌,露出黑洞洞的內部,像是被掏空了內臟的巨獸骸骨。偶爾有幾間還勉強立著的屋子,也是門窗洞開,玻璃碎裂,任由風沙灰塵在里面肆虐。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混合了塵土、霉變和某種難以言喻的、陳腐朽爛的氣味,嗆得人肺腑生疼。
媽的,這地方……真他娘的夠荒涼的。
阿明從車窗探出頭,用袖子胡亂擦了把額頭上的汗。他是我這次行動的搭檔,一個對鏡頭有著近乎偏執(zhí)狂熱追求的攝影師。他的臉因為激動和旅途的顛簸而泛紅,眼神里閃爍著獵奇的光芒,仿佛一頭嗅到了血腥味的狼。不過,越是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越有可能藏著驚世駭俗的東西,不是嗎
我沒有立刻回答。我,小林,一個在流量洪流中掙扎求生的自媒體博主。我的名字,小林,如今幾乎和獵奇、探險、真實事件這些標簽捆綁在了一起。粉絲量、點贊數(shù)、轉發(fā)評論,這些冰冷的數(shù)字構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意義,也是我對抗這個無聊世界的唯一武器。為了下一個爆款視頻,別說棲風村,就算是地獄,只要有人敢去,并且能拍出來,我也會毫不猶豫地跳下去。
別廢話了,趕緊找地方安營扎寨。
我拍了拍方向盤,聲音有些沙啞。連續(xù)幾天的舟車勞頓,加上對未知的隱隱期待,讓我口干舌燥。我們此行的目的,是尋找一個流傳在棲風村及其周邊地區(qū)的古老都市傳說——紙鳶招魂。
傳說,在很久以前,棲風村曾是一個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小村落。村里有一個心靈手巧的風箏匠人,他制作的風箏,不僅能在天上飛得又高又穩(wěn),而且繪制的圖案栩栩如生,仿佛有了生命。其中,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一只菱形的風箏。這只風箏的特別之處,在于它的中央,用一種秘法調和的特殊顏料,繪制了一張模糊卻又帶著詭異笑意的人臉。據(jù)說,每到月圓之夜,將這只風箏放飛到特定的高度,它就會引動風靈,竊取觀者的魂魄,或者……將放飛者的面容與靈魂,一同禁錮在風箏之上。
后來,戰(zhàn)亂波及,村落凋敝,風箏匠人也消失無蹤。但紙鳶招魂的傳說,卻像一顆深埋在泥土里的種子,在恐懼和獵奇中生根發(fā)芽,代代相傳。近年來,一些探險者和網紅為了博眼球,也曾來過這里,但大多無功而返,甚至有些人,進去后就再也沒有出來過,徹底消失在了這片荒蕪的土地上。
我們的線索,來自于一個網絡論壇上的模糊帖子。發(fā)帖人自稱是祖輩曾居住在棲風村的老人,他提到,在村子的廢棄祠堂里,至今還保存著一些關于那只邪異風箏的圖紙和記載。圖紙,就是我們要找的目標。至于記載……哼,那才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如果能拍到那些塵封的、可能涉及超自然力量的文字和圖案,再配上我親歷的驚險過程,絕對能引爆全網!
車子在一片相對還算平整的空地上停下。這里似乎是以前的村廣場,如今只剩下一些斷裂的石階和瘋長的雜草。夕陽正緩緩沉入西邊的山巒,將天空染成一片詭異的橘紅色。殘陽如血,映照著斷壁殘垣,讓整個村子都籠罩在一片不祥的、血色黃昏的氛圍之中。
這地方……感覺有點不對勁。
阿明收起了他那套專業(yè)的攝影設備,眉頭微蹙,警惕地打量著四周。他的直覺一向很準,作為長期在野外和特殊環(huán)境中工作的攝影師,他對危險有著近乎野獸般的嗅覺。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