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話沒放完,蘇瑞希拉著孫淼:“好了,我們走了,回頭再來看你們。”等兩人走了,沈逸秋看了一眼蘇父,還補了一刀:“天天就知道說些孩子不愛聽的話,你看看希希和小孫兩個人,誰在生活中占主動地位不知道嗎?再說,我看小孫把希希照顧得挺好的。”說完這句話,沈逸秋也進了屋,只留下蘇父一個人在風中凌亂。回程的路上,孫淼還覺得有點不真實,她好像什么事情也沒做,就通過了蘇家父母的考驗。她坐在副駕駛上,有些茫然,等到了紅綠燈的時候,才問旁邊的蘇瑞希:“蘇蘇姐,我這、算是過關了嗎?”蘇瑞希的手握著方向盤,聽到她的話,還轉頭看了一下她:“有什么過不過關的,就是帶你見見我爸媽、認認門。就是你把他們看得太重了,就算他們不喜歡你,又能怎么樣呢?”她們回去的時候,還是下午,周日的路上有些堵車,前面的紅綠燈,等一次還無法通過。蘇瑞希的車子,在堵車里緩慢的往前走。但是蘇瑞希的話,卻讓孫淼的心情好像到了八十邁。“最重要的是我們倆互相喜歡,除此之外,誰都不能說三道四的。”蘇瑞希真不愧是霸道總裁,說出的話都格外豪邁。后一句話,她說的也擲地有聲:“他們同意最好,要是不同意,我就帶你私奔!”孫淼笑了起來:“私奔去哪里啊?”“哪里都好,只要和你在一塊,都行。”一個傲嬌的人能說出這么動人的表白,是真的讓人很心動。孫淼沒忍住,別過頭去笑了好一會兒,正好這會兒歌單放到了自己愛聽的歌,孫淼直接哼唱了幾句。車子連的是蘇瑞希的手機,聽到孫淼唱歌,蘇瑞希也很詫異:“穿過來這么點時間,都會唱這邊的歌了?”“嗯,蘇蘇姐你放的次數挺多的,我能不會嘛。”回去的路上依舊很堵,一段一公里的路足足開了十來分鐘,可是孫淼在旁邊唱著歌,蘇瑞希也跟著哼唱幾句。這段特別堵的路,也沒那么無聊,反而讓蘇瑞希開始期待,下一首歌,要唱些什么。總之,拜訪蘇瑞希父母的這天,就這樣結束了。第247章 橋頭排骨禮拜一清晨,孫淼照舊被拉入了系統空間里,接受系統的教導。這次的時間真的不長,只需要15天。大概是因為昨天吃到了格外難吃的椒鹽排骨,所以這次系統教導的就是——炸排骨。不過倒不是教得菜,而是那種很常見的街邊小吃橋頭排骨。說實話,孫淼以前在上班的時候也吃過。下午到了三點半左右,難免會有些肚子餓。這個時候要是有人在辦公室里面點了一份轟炸大雞排之類味道特別香的下午茶,那周邊一群人都遭罪。孫淼為了攢錢,大多是時候是不會跟風去買的。但是人嘛,難免會有那種“買點下午茶犒勞自己一頓”的想法,尤其是發了薪水的時候,更會有這樣的感覺。哪怕再想省錢,孫淼也不例外,于是偶有幾次,她也會直接點開外賣軟件,選購下午茶吃。轟炸大雞排有些太貴了,小小一份就要十五,孫淼還是舍不得買。但是有些專門賣橋頭排骨的店,卻會很便宜。一份香辣味的橋頭排骨,加上三顆地瓜球,滿減算下來,只要11.5,這對孫淼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頂不住的時候,孫淼就會下單。橋頭排骨從店里配送到公司,有些冷了,但沒有冷徹底,加上包裹在上面濃郁的香辣粉,更是讓孫淼一吃一個不吱聲。可惜的是,后來那家橋頭排骨漲價了,不僅如此,份量還變小了。最讓孫淼不能接受的是,他們家從原來給好多脆骨的排骨,變成了只有骨頭的排骨。那種落差感,真的很要命。孫淼真的好喜歡拒絕脆骨的感覺,嘎吱嘎吱的,真不是一般的好吃。現在系統教給她的,就是如何做橋頭排骨,帶脆骨的那種。脆骨比較多的部位,其實賣得挺貴的,是仔排這一部分。目前附近的農貿市場要賣到15一斤,已經算是比較便宜了的。 孫淼估算了一下價格,得知系統定價要在25一份的時候,倒也沒有太驚訝。因為比起大多數店家用的冷凍排骨,孫淼肯定是用新鮮的,加上自己的手藝,25一份150克重的橋頭排骨,其實并不貴。說到橋頭排骨,現在一提起這個名字,恐怕會在很多人腦海中直接等同于那個連鎖店,專門賣油炸排骨、雞鎖骨、肉條的小吃店,但實際上,在他們這個連鎖店之前,就有橋頭排骨了。橋頭排骨最早起源于冀省秦皇島,最早要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間,據傳由中山王徐達所發現。這位徐達,也就是大名鼎鼎朱棣的皇后徐皇后生父。徐達發現這一道小吃的時候,是在秦皇島一處橋頭木棚底下售賣的,因此,才被人稱為是“橋頭排骨”,要是沒有這座橋,搞不好還能被人叫做“棚下排骨”也說不定。最原始的橋頭排骨,還要用到各種草藥,就和之前做胡辣湯一樣,據說有近20種草料腌制而成。但到了現代化,有了“橋頭排骨”這一品牌注冊之后,就變成了非常工序化的一種小吃。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