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七月,天氣依舊晴好,晨起太陽剛露頭,田野樹枝上的知了便叫了起來。
趁著早起天沒那么熱,村里有幾個姑娘雙兒和婦人正背著竹筐一起結伴往山的方向走,準備上山挖野菜,路過村子中間時卻見一紫色衣裳,頭上還插著一支銀簪的婦人彎著嘴角迎面走來。
這樣艷麗的顏色在鄉下本就少見,瞧著那婦人身上的衣裳還十分講究的繡了花兒。
她左手提著一吊厚厚的豬肉,右手還拎了一包糖,見了幾人,主動上前打招呼:“梅姐兒,他金嬸兒,上山去呀。”
幾個姑娘雙兒互相使了個眼色,一個姑娘挑了挑眉,率先開口:“呦,玉梅嬸兒,這么一大早就去鎮上割肉買糖啦。”
原來這個婦人便是顧柳的后娘,李玉梅。
李玉梅聞言,嘴角的弧度更大些,她揚了揚手里那塊肥厚的豬肉,顯擺道:“可不是,今日啊,是我們家”
然而她的話還未說完,卻被另一個雙兒截了話頭:“梅姐兒,這還用問,今兒可是柳哥兒回門的日子,玉梅嬸你也真上心,一早就打扮的這么漂亮還備了這么重的禮,是等著待會好好招待哥兒哥婿不是?”
聞言,李玉梅的臉頓時黑了些,繃起唇角老大不高興的說:“什么回門,少胡咧咧,這是給我家良兒一會上鎮上提親用的。”
話落,她特地扶了扶頭上的銀簪,炫耀般的伸出三根手指:“我家良兒要說的那可是鎮上布莊家的姑娘,金貴著呢,光聘禮就得要三十兩。”
“啥?”幾人聽了在意的卻是另一件事情,都瞪大眼睛瞧著她:“不讓回門了,玉梅嬸兒,你這”
李玉梅待顧柳不好,這村里人都知道,連家里雙兒都能說給人家做妾的,能是什么好人,因而幾人也都知道李玉梅這一早打扮的花枝招展,又提著這么重的禮,不可能是給顧柳準備的。
方才應她話也不過是為了故意臊她幾句,卻不想這人竟黑心到這種程度,連三日回門的禮數都不要了。
有婦人看不過去了,皺眉說道:“我說玉梅,你這事兒辦的太不地道吧,給顧良提親哪日不行,非得安排在今日,一頓飯的功夫都等不得嗎?”
“就是。”其他人也跟著幫腔:“玉梅嬸兒,這嫁出去的女兒雙兒三朝回門是禮數,放在哪家都是如此,你家好歹還收了人家云獵戶十兩銀子呢,咋能這樣呢。”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