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最重要的電影獎之一,電影學院獎往往較電影旬報更能體現(xiàn)出整個日本電影的風貌,猶其是今年。
2010年的日本電影市場,可以說,比起2009年,要更加色彩繽紛。整體質(zhì)量,也是高于2009年。
既有新晉導演坂本清,以一部打破日本影史記錄,成為日本史上最賣座愛情片的《那些年》,向日本電影界宣布,一個天才導演的誕生!
又有許多名家大師紛紛攜帶新作亮相,比如中島哲也的《告白》、山田洋次的《弟弟》、北野武的《極惡非道》、李相日的《惡人》。。。
而本屆電影學院賞,對于坂本清來說,可謂是意義重大。
在前不久結(jié)束的日本四大電影獎項中的三個,電影藍絲帶獎以及電影旬報獎、每日電影大獎上,坂本清的導演處女作《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即便獲得了多項提名,即便被電影旬報獎選為年度TOP10之一,即便都入圍了四大獎項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
。。
但是,還是不敵前輩們的老辣,最后空手而歸。
雖然在日本,青春片的市場,始終是很大。
包含愛情、青春、年少等等元素的青春片,不僅在日本這個國度,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吃香的。
但是,青春片在專業(yè)性非常強的電影獎項上,卻是具有天然性的劣勢。
電影獎項的評委們,更加青睞于各種反映社會現(xiàn)象,能夠通過電影的手段,揭露人性情感,富有內(nèi)涵的藝術(shù)電影。
盡管是打破記錄,成就年度票房冠軍的《那些年》,也沒有得到了各大獎項的青睞。
除了幾個安慰性質(zhì)的獎項之外,幾乎顆粒無收。
空有提名,卻拿不到獎的窘迫,讓坂本清把希望寄托到了,四大電影獎項中,最晚出爐的電影學院賞上。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