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話的人想過沒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說話,提建議,誰不會啊?
李斯就動了動嘴皮子,而真正執(zhí)行下去,并一直堅決執(zhí)行下去的人,是嬴政。
在整個大秦推行郡縣制之初就問題重重。
大秦在這個制度下,各地反秦勢力盛行,項羽、項伯、項梁叔侄仨為了報被滅國之仇,到處流竄殺大秦的基層官員和老秦人,卻一直逍遙法外,誰也抓不到他們。
大秦在這個制度下,英布、劉邦落草為寇聚嘯山林,竟然沒人管。
大秦在這個制度下,張耳、陳馀犯事,懸賞金都高達(dá)千金和五百金了,官府就是死活抓不到他們,他們甚至還能改名換姓花錢買了大秦的基層小官的官職,這是多大的諷刺。
大秦在這個制度下,一直反秦的張良在反秦之事敗露后躲在下邳十年,都沒被官府抓到,整整十年的安穩(wěn),才讓他能專心研習(xí)太公六韜。
……
大秦在這個制度下,弊端重重,嬴政依舊咬牙堅持。
李斯是力諫推行郡縣制,可在大秦推行郡縣制暴露出來那么多問題后,朝中反對郡縣制的聲音更多,最具代表的就是淳于越。
嬴政為什么就沒有聽淳于越那些人的建議?
他是看不到郡縣制下暴露出來的問題?
他看到了,可是他看到的不是眼前,他能看到更長遠(yuǎn)的地方。
所以如果把推行郡縣制的功勞都給李斯,真的大大地弱化了嬴政的功勞。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