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城部隊。
魏部長看了黎夏和宋朗卿共同合作的采訪稿之后十分的滿意:“小黎的文風一如既往啊,寥寥數筆就讓人感動不已?!?br/>
一般這種專題的采訪都寫的比較激昂,倒不是說這種寫法不好,這種寫法也是十分能夠牽動讀者的情緒的。
只不過看多了這種寫法之后,黎夏的這種切入點就顯得很獨特,能夠在眾多稿子里脫穎而出,一眼記住。
前面大都是對話式的采訪,記錄王巧芳等人的口述,后面才是筆者的總結。
她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英雄。
她的床頭放著一面破碎的鏡子,鏡框上纏著褪色的紅繩。"這是我出嫁時的嫁妝,"她說,"我每天都要擦一擦,雖然已經照不清臉了,但還能照見過去。"
她的墻上掛著一幅未完成的刺繡,針腳歪歪扭扭。"這是我媽媽教我的,"她說,"可我總是繡不好,因為手會抖。"她的手,是在慰安所里被打傷的。
她很喜歡看書,小時候教書先生說她將來說不準能考個女狀元。她抱著將來要當女狀元的夢想長大,卻被一群侵略者打碎了一切。
她長大后沒有成為女狀元,而是成為了別人口中的‘慰安婦’。
她們是我們的同胞,她們本該有美好的人生,可如今她們有的只是揮不去的噩夢,充滿鄙夷的眼神。
她們等待的,是一個春天。在這個春天里,她們可以挺直腰板走在陽光下,可以坦然地說出自己的故事,可以聽到一聲真誠的"對不起"。
可是,春天來得太慢了。每一年,都有人等不到這個春天就離開了。
而我們要做的,是讓這個春天快點到來。
“不光是小黎的文章寫的好,小宋的圖也配的很好,這次的采訪任務肯定又是我們部隊完成的最好了。”魏部長說道。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