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碼h了!竟然差點兒忘記更新,罪過!罪過!找到了節奏感真好,碼字完全不費力啊!
==================================
“瓊島屬熱帶海洋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島年均溫度22c~25c,年均降雨量1500~2200,為發展蔬菜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而我們的蔬菜種植主要集中在反季節年度,即頭年的10月至翌年的4月。這樣一方面是為了配合在日本的銷售,因為經過我們的分析和調研結果顯示日本每年的2月、8月及12月,是蔬菜缺少季節。”
火車上,梁三平并沒有閑下來。而是和楊早、韓春聊起了自己所熟悉的蔬菜行業。這個行業是瓊島本土最早發展起來的農業行業。
后世的瓊島并不是農業大省,但卻憑借自然資源的“熱帶性”與反季節生產特點,使起步才10余年的冬季瓜菜發展成為瓊島農業的大產業。
作為中國冬季的“大菜籃子”,年產瓜菜規模已達到160多萬畝之巨,至2004年為止,瓊島瓜菜出島量達92.87萬噸,總產值達65.46億元。
不僅銷往全國60余個大中城市,實現全國人均消費2公斤以上,同時還遠銷美國、日本、韓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從單產來看,1990年每畝0.80噸,以后逐年增加,至2004年時候為每畝可達到1.32噸的產量。單產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利用大棚塑料薄膜覆蓋反季節栽培,減少了病蟲害的侵染,從而增加了產量。
二是嫁接技術的推廣應用,增強了瓜菜抗逆性,從而提高了產量;三是新品種的引進以及品種結構的調整,為單產增長提供了空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國家的重視瓊島也逐漸擺脫了種植品種單一的情況。截止至2004年,瓊島冬種瓜菜優良品種為103個,主要集中在黃皮尖椒、青皮尖椒、小果紅尖椒、泡椒、圓椒、彩椒、紫長茄、豆類、苦瓜、絲瓜、黃瓜、冬瓜、節瓜、黃瓜和西甜瓜……等等這些品種。
不同的區域所種植的種類也不一樣,以錯開品種、集中生產為主要指導思想。形成了整個瓊島的蔬菜瓜果類品牌,在冬季擺滿了全國各大超市。
而瓊島由于其龐大的反季節蔬菜產業規模,甚至一度吸引了一些國際農資企業的關注。
到了梁三平離開之前,反季節瓜菜已成為瓊島農產品中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種植項目,并逐步走上了基地化、規模化和商品化發展之路。
“很顯然的,蔬菜種植將會逐漸的推廣開來。我的想法,并非是由我們來進行種植。而是由我們統一進行規劃育種、種植、收購和銷售?!?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