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三平不過三兩下的就把電報看完了,隨后笑著遞給了夏振東:“老葉要來了,他會和一個調研組一起來。”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考慮成立一個試點。而這個試點很可能會在那個后來著名的經濟開發區——江口市內試行。
“來了就來了吧……”夏振東苦笑著接過電報,卻見上面寫的很是簡單。就是葉建文告知梁三平,不日將會帶著調研組一起前來瓊島。
葉建文不想來也得來,這份報告是他提交的。這個時代通訊不暢,他也沒有辦法時時的了解梁三平寫的這份報告的全部內涵。
所以,想要詳解這份報告也只能是找到梁三平本人才行。而葉建文會被迫前來,也說明了現在對于這件事情上面的重視和爭論。
的確,若非如此葉建文肯定不會被迫要帶著隊伍千里迢迢的來到瓊島。
“三平,這件事情看來不好辦啊……”夏振東腦子里轉一轉,就知道現在的情況了。梁三平提出的那份報告,在他看來實在是牽扯太多了。
肯定會有人贊成,但也肯定會有不少人反對。梁三平心里,也明白這個情況。這是個爭鳴的時代,不同的論點在這個時候都爭論的很厲害。
剛剛改革開放,外界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對于曾經封閉了多年的國內是一種巨大的沖擊。而這種沖擊帶來的是全方位的爭論。
關于國家建設的爭論,關于國家發展的爭論。今天的人們不知道的是,現在他們看來很可能是要命的事情在后世看來不過是云淡風輕。
某些今天他們看來是不可接受的事情,在后世卻變得習以為常。現在的人無法理解當時的那種大爭論,也沒有辦法想像在當時哪怕是一丁點兒的改革需要多大的勇氣、承擔多少風險。
比如在今天。土地的買賣和開建已經習以為常了。而在當時,第一次土地的買賣卻直接上了媒體引發了輿論沖擊,形成的一篇文是《舊中國租界的由來》。
此事當時鬧的沸沸揚揚,甚至直到頂層大佬定下基調,才算是漸漸平息。諸如此類的事情實在太多。可以說當時第一批改革的建設者們冒著的風險、承受的壓力是今天不可想象的。
而現在的人們,他們只是享受著現在的一切,覺得理所當然甚至還有所不滿。
“還是那句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梁三平哈哈一笑,將電報拿過來直接道:“事兒做都做了,還怕個甚子?!來就來吧!”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