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鎖上身,游街回衙門,那就真是顏面掃地了!沒想到自己才一言威脅,對方立馬施以顏色!
幾名衙役拿著木枷鎖,稍有點猶豫,李柱帶人一把搶過來,走到馮小寧面前,一巴掌打飛馮小寧頭上文士帽,干凈利落把木枷鎖給他戴上。
馮小寧一聲哀嚎“祖母!祖母救我!我這樣出門,以后怎么見人!怎么見人啊!祖母!”
馮老夫人面色鐵青,卻不敢再發一言!別說你馮小寧,我馮老夫人都顏面無存!
看著馮小寧枷鎖上身,馮老夫人還是咬牙問道“通判大人!你與我馮家,到底有何冤仇?”
陳峰點點頭笑道“你終于,明白了!我說,我們無冤無仇!你若不信,去問問其他人。”馮老夫人看著陳峰,點點頭“老身一定問個明白!”
陳峰手一揮“出!吏部侍郎家!緝拿邱少澤!”
大隊人馬有序退出,幾名衙役去拖馮小寧,馮小寧帶著枷鎖掙扎。陳峰冷冷道“馮小寧!你再掙扎,信不信,我為你施黥刑!”
馮小寧一呆,馮老夫人厲聲喝到“你隨他去!不得造次!”
宋國與宋朝,有相似律法規定,犯罪之人,可用墨刑,又叫黥刑。
就是臉上刻上兩行字,刻明所犯罪事,發配何處。然后用顏色墨水滲透。很難去除印記。
刻在臉上,就是讓世人可見,哪怕你刑滿釋放,也不好意思抬頭。
還有,此時社會提倡,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得損壞,否則不孝。所以這種處罰,確實給人帶來一世的羞辱,也能震懾他人。只是是否人道,當前還沒有那種意識。
陳峰所在時空,黥刑早就取消,宋朝延續下來的這門手藝,演變成紋身。所以,中華社會,普遍對紋身比較排斥,就源于此。
而地球另一邊,紋身另有說法。早期的勇士,會在身上,臉上,刻畫功勛,或者圖騰,用以炫耀自己的勇猛或智慧。這種技法延續下來,也稱為紋身。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