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這個大方針之后,他們又就其中細節探討了一番。
最終還是以郭淡的想法為主,不管周邊任何民族來中原學習,首先必須學習律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契約法。
雖然這口頭上說要推行仁義,但是仁義這東西是最不好推廣,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仁義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我們為什么要學?
我生活在山里面,天天跟野獸打交道,你告訴我要仁義,那你何不告訴我怎么往自己身上添加佐料,讓自己變得更加美味,不要被那些野獸埋怨。
仁義當然是好的,但是活著才是最重要的,人與動物,首先是求生存,仁義必須要建立生存之上,這是很難去說服別人。
而律法又能夠給他們帶來什么。
金錢!
也就是投資。
這個理由就是非常有說服力。
若是沒有律法的保障,我們的商人也不敢去你們那里做生意,只能是你們的商人來我們這里做買賣,因為我們是有律法保障的。
你們的商人來我們這里,若是遇到不公,可以去告狀,我們商人在你們那里遇到不公,怎么辦?
這是非常合理的要求。
而律法中就包含著制度和文化,也就是儒家思想。
就人性而言,不管你想推廣什么,都得用利益去誘使他們往這個方向進步,不能說頤指氣使的要求別人該怎么怎么做,理由就是我認為你該這么做。
這其實就是一種強權。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