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浩浩蕩蕩行走在大街之上,寧王朱宸濠左顧右盼,揮手朝街邊百姓示意,顯得悠然自得,有不少百姓指點議論著,好像認識他的樣子。
定國公徐光祚馬上探首笑道:“寧王爺很少來京城,怎地像是對京城挺熟的樣子,百姓們認識您的好像也很多啊。”
朱宸濠笑道:“先皇駕崩和皇上登基的時候,本王從南昌府進京呆過一段時間,曾經在老木廠施粥飯一個月,也許他們便是那時候認識了本王。京城中我也不算陌生,其實每年我都請皇上圣旨進京一趟,京中名勝古跡也游玩了不少。”
徐光祚干笑道:“原來如此,老夫消息閉塞,竟不知王爺常來京城,否則必請王爺賞光赴……”
徐光祚話沒說完,朱宸濠卻已扭過頭去,似乎對徐光祚毫無興趣,徐光祚有些尷尬,豎著耳朵聽朱宸濠和宋楠說些什么。
宋楠本默默無聲的坐在馬上回想剛才的情形,隨著楊廷和主持的外廷逐漸掌握了朝廷的內政大事,文官們已經膨脹的很厲害了,一點小事都要出來嘰喳一番,特別是對自己更是不留情面,琢磨著自己是否要尋個由頭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讓他們不要跳的那么厲害。就聽見耳邊朱宸濠似乎問了句話,忙扭頭過來,見朱宸濠正笑盈盈的看著自己。
“對不住,王爺剛才問下官什么?”
一旁的徐光祚冷聲道:“宋楠,你這架子也太大了,王爺問了你幾句,你居然都沒聽見。”
宋楠不理他,拱手笑道:“對不住,剛才我在想衙門里的一些棘手的事情,一時分了神,請王爺恕下官失禮。”
朱宸濠擺手道:“無妨無妨,本王久仰宋侯爺大名,想跟宋侯爺親近親近罷了。剛才本王是問宋侯爺今年貴庚呢。”
宋楠笑道:“回稟王爺,下官今年二十一歲。”
朱宸濠點頭嘆道:“二十一歲,正風華正茂啊,宋侯爺年紀如此之輕便位居朝廷重臣之列,本王實難望其項背。本王今年三十一歲,整整大你十歲,十年前本王像你這個年紀的時候,還是個什么都不懂的人。”
宋楠忙道:“王爺自謙了,王爺豐神美姿令人仰慕,皇族之家畢竟不同我們這等草野出身之人;對了,剛才王爺替下官說話,下官這里多謝了。”
朱宸濠微笑道:“別提這事,朝中有些大臣就是正事不成,閑事有余。本王若非身份所限,定會上奏皇上,讓皇上明辨朝中誰才是真正的國之棟梁,像宋侯爺這種,關鍵時候能替我大明朝力挽狂瀾之人才是真正的賢臣;說句實話,本王對宋侯爺所為欽佩之極,早就想能和侯爺見面結交,今日能有這個機會,本王很是高興呢。”
宋楠趕忙拱手道:“王爺切莫這么說,這可折殺下官了,下官哪有王爺口中說的那么好,下官只是盡自己的本分罷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