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此事竟和姜漢有關?”正德瞠目問道。
“不能說絕對有關,但姜漢是脫不了干系的,此事正在進一步的調查之中,相信不久便將水落石出。”
徐光祚冷聲道:“還無真憑實據,宋大人有怎能斷定和姜漢有關?”
宋楠回敬道:“我說了姜漢脫不了干系,難道我會信口雌黃不成?自然是有證據直指此人;今日若不是要推薦姜漢為兵部尚書的人選,我自然可以等全部的證據搜集完畢再來公布,可如果我不提前說明,將來在姜漢若任了兵部尚書,真相再公布的話,豈非是我大明朝廷的一大丑聞么?故而我必須提前說明此事。”
群臣暗中點頭,無論如何,姜漢既然被錦衣衛認定與襲擊三邊總制官楊一清有瓜葛,那在此事澄清之前絕非兵部尚書的合適人選,關于姜漢任職推薦也算是到底為止了。
劉瑾恨不得撲上去咬宋楠一口,姜漢是劉瑾的人,授意姜漢不要理睬楊一清,給楊一清使絆子的也是劉瑾,以姜漢的性格和脾氣,便是真的暗中宰了楊一清也毫不奇怪,劉瑾并不震驚于姜漢對楊一清動手,而是對姜漢的不慎重而被錦衣衛盯上甚為惱火。要做便手腳做的干凈些,哪有做不成卻惹一身騷的道理。
眼下卻是騎虎難下的局面,劉瑾暫時無法顧及其他,既然姜漢不成,那也不能讓外廷推薦的陸完得到兵部尚書的任命,最好是今日大家都無法決定人選,回頭再各自物色人選重新提起廷議,再來爭奪一輪。
想到這里,劉瑾定定神道:“宋大人,關于定國公對陸完在軍中表現的指責,不知你身為其當日上官可有什么細節要補充么?”
徐光祚附和道:“是啊,姜漢之事的始末尚未可知,但陸完之事可是板上釘釘的,老夫有人證可證,宋大人可不能包庇。”
宋楠微笑道:“我自然不會包庇。”
此言一出,楊廷和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站在人群中的陸完的頭也垂得更低了,雖然事實并非如徐光祚說的那么嚴重,但如果宋楠再坐實指責之言,那便是無法辯駁之事,因為沒有誰比宋楠更有發言權。
“我不會包庇陸大人的。”宋楠微笑重復。
“因為陸大人無需我的包庇,他也沒什么讓人包庇指責的地方。”宋楠微笑著繼續。
“啊?”群臣張著嘴巴發呆。
“宋楠,你這是罔顧事實鐵了心的包庇陸完,我有人證證明,這些人證可都是跟隨剿賊的有功將領,你睜著眼說瞎話可不成。”徐光祚叫道。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