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巨大的墳塋立在鐵嶺村東頭前秀才的院落中。
被鬼子燒死的鄉親尸體不可辨認,更是無法分離,只能就地埋葬,堆成一個大墳埸。墳堆上,灑滿了厚厚的紙錢,風一起,如同雪花,漫天飛午。
經活下來的鄉親們回憶和合計,最后一致認定,在這個大墳里,葬著五十七位。年齡最大的七十三歲,最小的才五個月。
鐵嶺村被屠,轟動了整個來原縣。上了太原的報紙,北平的報紙,上海的報紙。
三天后的下午,在前往鐵嶺村的路上,低頭走著一位姑娘,個不高,為了擋風,圍巾遮住了大半個臉。
她從村西口走進了村子,放緩了步伐,順著村道,邊走邊透過矮墻向一座座院落里面張望著。
“有財叔。”被稱作有財叔的正是那天對鬼子轟了獵一槍的中年漢子。他提著一鐵锨正從窯洞走出來。
“你是。。。。?”
“我是如月,我是趙如月啊。”說著解開了包著頭的圍巾。一個剛滿十八歲的姑娘,一個略顯單薄的姑娘。白凈的臉上長著雙細長的眼睛。
“是如月姑娘啊。”有財扭頭朝屋里喊著。“屋里的,如月姑娘回來啦。”
三步并著二步,打開了院門,迎進趙如月。
“你嬸和我想可能這二天你就會回來,一直叫我到村口迎迎你,這不,我這會正想到村口照照。
“如月姑娘回來了啦。”有財媳婦一陣子風沖了出來,拉住如月的手就往屋里走。“快到屋里來暖和暖和。外面這風多大啊。”
一會兒,屋內傳出了哭聲。
下午,當有財一家人和鄉親們擁著身穿孝服的趙如月去上完墳,剛往回走了幾步,一個人匆匆同他們擦肩而過,走到墳前咚的一聲跪下,甩下肩上背著的包袱,摘下棉帽,連磕了三個響頭后大聲說道:“爹娘,弟妹,你們死的好冤哪。你們一輩子都老實本份,從來沒招過誰沒惹過誰,卻攤上這么大的禍害,天理不公啊。”一陣哽咽,泣不成聲。深深的喘了口氣后,抺去淚水,接著轉身對眾人說:“各位長輩和兄弟姐妹們,你們同我家人都在一個墳,都是我的親人。今天我孫大寶在這發誓,我一定要為鄉親們報仇,血債血還。”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