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深夜,負責駐防在武漢地區的安保支隊機動大隊突然接到緊急集合的命令,全副武裝趕到了武昌碼頭,然后在帶隊軍官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設置警戒,過了一會,十幾輛福特汽車駛入碼頭,一大批達官貴人從車里鉆了出來,目光投向江面,遠處船燈閃爍,王振宇的專用客輪沅江號正在緩緩靠向武昌碼頭。
中華民國副總統黎元洪的特使湯化龍以及代理湖北省省長葉祖文以下,包括武漢軍事管理委員會主任卿衡全部在碼頭候立著。
誰也想不到僅僅四個月的時光,當初還窩在湘桂山溝溝里的王振宇居然變成了可以決定整個中國走向的大人物了,方方面面的勢力都在關注著他,畢竟今時今日的王振宇已經差不多控制了很大一塊地盤了。
王振宇這次來武漢的決定是一個月前就做出來的,青年軍第五師也因此奉命在師長趙東生的帶領下進駐漢口,侍從處也早早派出了一個先導小組,專門負責在武漢替大帥找房子打前站。
勝利來的太快太順了,以至于整個王振宇集團從青年軍到國社黨都沒有做好迎接勝利的準備,以軍備部為例,他們這段日子一路接受各種礦區,工廠,卻沒有足夠的人手去進行管理,最后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政策,把大批非軍事必須的工廠和礦區移交給了中華開發總公司,不過就是這樣的情況下,馬西成的弟弟馬西仁依然十分高效的僅用半個月的時間內就主導了漢陽兵工廠的全面生產復工,為接下來的東南作戰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為此王振宇還專門對馬西仁進行了通報嘉獎,而在國社黨方面就表現為干部的嚴重不足,目前加入國社黨的黨員總人數只有四萬多人,而且這本身還包含了軍隊的政工干部,如果是在湘桂地區,這個數字要維持地方政府的運作是絕對足夠了,但是青年軍的進軍速度實在的太快了,湖北,江西,廣東,安徽,江蘇等省先后落入青年軍之手,很多地方根本派不出足夠的工作隊,大批的前政府公職人員因此被允許留任,而王振宇對此也要求大批量發展青年團成員,以彌補黨內同志在數量上的嚴重不足,至于為什么這樣選擇,王振宇的感覺是避免政黨過于龐大,最終引發魚龍混雜逆向淘汰的問題出現,國社黨對于他來說只是一個大義名分的工具,他可不希望把這個黨在未來變成該死宇宙第一大黨。
而在戰場上幸運女神似乎也特別眷顧王振宇,就在張自忠他們如釘子一般死死的釘在洪幕山的時候,馮國璋指揮的四個師的大軍逃脫的大門無異于被關上了。
首先是在陶峙岳,曾繼梧他們的猛攻下,江蘇陸軍第一師和第二師的部隊根本不堪一擊,以驚人的速度丟掉了蕪湖,這個結果讓馮國璋哭笑不得,二個江蘇地方師的戰斗力比他預想的還要糟糕,而自己不但不能追責,還得自我安慰幸好這二個師沒有臨陣倒戈。
足足九萬北洋軍被擋在洪幕山到蕪湖之間的公路上,毫無生路可言。
雖然對于段祺瑞他們在這次東南會戰中扯后腿的行為十分不滿,但是馮國璋還是出于公心做了一個十分果斷的決定,并把這個決定以建議的形式發給北京,大致內容是命令張懷芝的第五師,李純的第六師,盧永祥的第十師,以及張勛的定武軍,倪嗣沖的安武軍火速退往徐州,而盧永祥的第十師和何豐林的第六旅從海路退往山東,馮國璋對老袁的建議是把這些部隊組成一個集群,交給坐擁北洋第十五師和第十六師兵馬卻一直待在徐州不肯南下的徐樹錚指揮,馮國璋一系的軍隊基本上損失殆盡,接下來要想守住北洋的基業,只能靠他段芝泉的一系人馬,而一旦南京,上海都落入王振宇之手,馮國璋就不信他段芝泉還敢繼續玩消極策略。
至于他馮華甫自己,目前擺在他面前的有二條路,一是丟下部隊會北京向袁大總統請罪,二是和自己指揮的部隊在一起尋找出路,至于自殺什么的,馮國璋到是從來沒想過。
袁世凱看到馮國璋的電報之后的第一反應就是暈倒在了懷仁堂,這也是他最后一次到懷仁堂議事了,被送回鐵獅子胡同后,緩緩蘇醒過來的袁世凱才吩咐左右,就按馮華甫的意見發吧。
精神上的打擊導致了老袁身體健康狀況的進一步惡化,當晚他就中風偏癱無法見客了,不到一周,4月11日,袁世凱因病去世,北洋群龍無首。
不過對于袁世凱的去世,大家都歸責于馮國璋。
因為在4月9日,被圍了五天之后,白崇禧指揮的左路軍的二個師達到馬鞍山,馮國璋見勢徹底失去了繼續戰斗下去的意志,沒有輜重,沒有補給,沒有援軍,沒有希望。
最終的結果是在4月9日這一天的上午,馮國璋簽署命令,命令麾下八萬八千名官兵向青年軍打白旗交械投降了,這也是歷史上北洋軍第一次大規模投降,馮國璋、王占元等北洋高級將領也沒有逃走去當寓公,和歷史上的北洋將領不同,他們選擇了軍人的榮譽。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