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冒頓從一萬士兵中挑選出千人在焉支山北麓圍獵。
雖是第一次外出夜訓,一千輕騎兵在各自百夫長、十夫長的帶領下快速安營扎寨,不出一個時辰,一處齊整的千騎營房在山腳下憑空而起,火把簇簇,戰旗霍霍,十分壯觀。
萬騎長的大帳內,冒頓正和拓陀、蘭儋部署圍獵計劃。
說是圍獵,實則是夜間行軍及突襲的軍事操練。
冒頓的計劃是將千人分為十部,每部百人,分別由十名千騎長帶領,在林中形成一個方圓十里的包圍圈,然后各部人馬拉網式步步收縮緊逼,同時用火把和鼙鼓將獵物從山林、洞穴中趕出來,所有戰士路遇荊棘密林、山崖峽谷都不得繞道,須砍伐攀緣,以保證包圍圈始終緊閉,最后將獵物趕至開闊空地,張弓射殺。
拓陀和蘭儋領命,分別帶領兩支最具戰斗力的百騎,形成合圍的首尾兩翼。兩人出帳前,冒頓再次叮囑:“射殺獵物時我會使用鳴鏑,你們手中的箭簇務必在第一時間跟上,同時都給我盯好手下那一百人,若聞鳴鏑而不射者,殺無赦!”
“末將遵旨!”
很快,十位千騎長領命,將手下百人按一定間隔向兩翼張開。
林間夜路難行,合圍難度極大。冒頓作為圍獵的總指揮,騎著汗血寶馬上岡下坡,馳驅各部人馬有序向前推進。
林間已經宿眠或是正在夜捕的獵物們不知發生了什么,紛紛豎起警覺的耳朵,在越來越近的地動山搖般的馬蹄聲、擂鼓聲中弓起身來,前后蹦竄著,爾后慌不擇路地朝同一個方向奔逃而去。
冒頓的黛青色犀牛皮軟甲已完全融入山林夜色中,唯見寶馬晶亮的雙眸和頸脖間的血汗。馬背上的他此刻猶如焉支山林中的修羅閻王,所過之地無不彌漫著幽森的死亡之光。
經過近三個時辰的搜索前進,包圍圈越縮越小,即將抵達預定的圍殲中心。獵場如戰場,在濃濃夜色中,山林發出低沉的吼聲,一群群麋鹿、野彘狂亂奔突,野兔野雉不計其數,虎豹躍向山岡,做出御敵攻擊的準備。
倏地,鳴鏑離弦,萬騎長冒頓發出了決戰的信號。
一時間,箭矢如雨,射向包圍圈中的獵物,無數獵物應聲倒下,受驚的猛獸撲向人群,開始了瀕死前瘋狂的反攻。
在這些向包圍圈撲來的巨獸之中,冒頓發現了白狼王,正領著另外兩頭巨狼,閃電般地向戰士們沖來,如同三枚飛馳的箭簇,一往無前,毫不畏懼。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