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阿若心中是震驚和難以置信的,此時瞠目結(jié)舌的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好。
一則,她覺得這樣于理不合,姑父姑母沒有義務(wù)也沒有必要對她這樣好,二則她心中為之前的事情,深深的感到羞愧和不安
畢竟歸根究底,她與姑父姑母,其實并無直接的血緣關(guān)系,雖然嘴上叫著姑父姑母,但是卻是出了三服的。
姑姑雖然和她一樣,是杜家的女兒,但是女子出嫁從夫,姑姑既然嫁到了李家,那么便生是李家的人,死是李家的鬼,姑父姑母完全沒有必要為了她這個遠房的侄女,如此費心謀算。
八十兩的壓箱底銀子,加上陪嫁五十畝的田產(chǎn),有五六百兩了!
杜氏錯愣了一下之后,反應(yīng)過來,含笑著望向杜阿若道“阿若,你姑父的意思,便是姑姑的意思,姑姑把你當(dāng)親女兒一般,女兒出嫁,我們這做父母的怎么能不準(zhǔn)備一筆嫁妝呢?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頭,你好生的跟著嬤嬤學(xué)習(xí)規(guī)矩,可千萬別辜負了我和你姑父的一番苦心啊!”
丈夫突然這般開口,雖然有些突兀,讓自己措手不及,但是也正因此而顯得丈夫?qū)ψ约哼@個妻子的看重。
阿若只是自己娘家的堂侄女,是自己娘家那邊堂叔的女兒,因為住在自家家中,將來要從自己家里頭出嫁,自己的丈夫給準(zhǔn)備了這么一份嫁妝,足以說明在丈夫的心中,對自己這個妻子的看重愛戴,愛屋及烏,這才對阿若這孩子如此的慷慨大方。
雖說丈夫允諾給阿若的這一份嫁妝,在燕京城天子腳下,可能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在青陽縣那邊,那可是大戶人家嫁女兒才有的規(guī)格,比曾經(jīng)她們艷羨的地主家,秀才公家的閨女,出嫁嫁妝還要多許多
罷了罷了,夫唱婦隨,丈夫雖然未曾與自己商量,便決定了這么大的一樁子事情,但是夫唱婦隨,自己只是個后院婦人,遵從丈夫的意思便是了。
雖然丈夫這樣做,是在拿伯府那邊贈予自家的田地做人情,但是也正因此,彰顯出丈夫?qū)ψ约哼@個結(jié)發(fā)妻子的看重。
“姑姑,姑父,阿若知道了,阿若一定好好的學(xué)規(guī)矩,一定不辜負姑姑姑父的一番苦心。”杜阿若感動的快要哭出來了,眼眶紅紅的,心中暗暗發(fā)誓以后一定好生的孝順姑父姑母。
親生父親,都不曾這般的對她好,而遠房的姑姑姑父,卻是把她當(dāng)成親生女兒一般,不僅讓人悉心教導(dǎo),更是給她準(zhǔn)備了壓箱底的嫁妝銀子,準(zhǔn)備五十畝的良田做嫁妝,這些是她從前想都不敢想的!
從前的她,在青陽縣,在繼母手底下討生活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受同父異母的妹妹欺負,無時無刻的不在擔(dān)心,擔(dān)心被后娘和父親賣了
如今一切都過去了,爺爺奶奶出面救自己出了苦海,更是為自己尋了一門好親事,眼下雖然遠離家鄉(xiāng),寄居在姑父家中,但是姑父姑母,對自己如此的好,把自己當(dāng)親生女兒一般對待,一抖都有了盼頭,日子會一天天的好起來的。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